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14:14
  国际社会发展表明,解决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在早期也面临着区域发展失衡问题。由于对区域发展失衡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发达国家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段相当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同样,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历史过程。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期,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过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统筹区域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1]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迈入新的发展战略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重大成就,东部地区继续发挥引领发展的作用,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东、中、西地区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区域开发的格局明显优化,区域... 

【文章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区域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2.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2.1.1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2.1.2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2.1.3 大推动理论
        2.1.4 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2.2.1 冈纳·缨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
        2.2.2 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
        2.2.3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2.2.4 弗里德曼的核心—外围论
        2.2.5 弗农等的梯度推移理论
        2.2.6 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3 国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案例
    3.1 美国
        3.1.1 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和健全区域发展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构
        3.1.2 改善落后地区投资环境,培育其自我发展能力
        3.1.3 以高技术产业助推落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3.1.4 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
    3.2 日本
        3.2.1 进行区域发展立法,建立区域发展管理机构
        3.2.2 通过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落后地区发展
        3.2.3 创建区域发展的互动机制
        3.2.4 以科技、人才战略助推落后地区发展
    3.3 德国
        3.3.1 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手段实现区域政策的目标
        3.3.2 完善区域开发政策法规
        3.3.3 创新政策体系
        3.3.4 通过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促进落后地区发展
4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4.1 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内涵
    4.2 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4.2.1 背景
        4.2.2 战略内涵
    4.3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4.3.1 背景
        4.3.2 战略内涵
    4.4 协调发展战略
        4.4.1 背景
        4.4.2 战略内涵
    4.5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
        4.5.1 背景
        4.5.2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内涵
5 我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
    5.1 现阶段我国区域发展取得的成就
        5.1.1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和政策日益完善
        5.1.2 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国经济整体实现高速持续增长
        5.1.3 欠发达地区主动性和活力增强,重点地区带动作用明显
        5.1.4 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
        5.1.5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进一步深化
    5.2 现阶段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2.1 区域发展规划、立法以及管理机构仍然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
        5.2.2 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5.2.3 区域间产业重复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5.2.4 一些区域产业发展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5.2.5 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5.2.6 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5.2.7 经济危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6.1 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6.2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3 加快区域规划、立法与政策工作,设立区域发展管理机构
    6.4 建立健全与区域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6.5 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
    6.6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区域开发模式
    6.7 积极稳妥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
    6.8 积极培育多极带动的区域增长极
    6.9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6.10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6.11 区域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结合
    6.12 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十二五”的思路建议[J]. 杨荫凯,张明强,宋志强.  宏观经济管理. 2009(11)
[2]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的广东省产业转移研究[J]. 彭兰,冯邦彦.  江苏商论. 2009(08)
[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J]. 韩学丽.  商场现代化. 2009(08)
[4]党的十二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J]. 吴昕春.  党的文献. 2009(02)
[5]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化路径[J]. 杨林,龙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6]美国、日本区域协调发展改策实践及启示[J]. 石风光,李宗植.  国际问题研究. 2008(05)
[7]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 吴宏伟.  商场现代化. 2008(22)
[8]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的治理转型及其结构特征[J]. 喻锋.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8(04)
[9]区域协调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J]. 张莉华.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02)
[10]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 谌莹,唐志军.  改革与开放. 2008(03)



本文编号:3360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60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d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