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青海省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16:26
  本文利用人均GDP的标准差和离差来测算青海省46个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分析了1998-2006年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间变化特征。用标准差测度的各县域经济的各年份的标准差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除2000-2003年标准差增长缓慢外,1998-2006年的其他年份均有大幅度增长,这说明青海省是高速非均衡发展,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大,青海省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变化总体上一直是扩大的,特别是近3年,符合区域经济发散效应的特征即地区经济差异将不断扩大。用离差测度的各县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2006年的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比1998年的呈扩大趋势,与分析标准差所得结论一致,这说明青海省呈非均衡发展,地区间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大。根据人均GDP空间变化情况分析空间极化——扩散效应,人均GDP排在前十位的县域经济从1998年到2006年变化不大。说明这些县域经济作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强化。而人均GDP排在后十位的县域经济也变化不大,这从反面也说明了空间极化作用的加强。这说明了低发展水平的县域很难摆脱贫穷状态;同样,高发展水平的县域也总是处于先进行列。发达县域经济总是保持持续增长,... 

【文章来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选题意义
第二章 青海省县域经济差异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青海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对象
        2.1.1 区域经济差异
        2.1.2 研究区域单元的界定
    2.2 测度指标选取与测算方法
        2.2.1 测度指标选取
        2.2.2 测算方法
第三章 青海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
    3.1 青海省县域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特点
        3.1.1 根据人均GDP变化情况分析空间极化——扩散效应
    3.2 各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
第四章 青海省内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1.1 各级政府都以缩小区域差异为目标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4.1.2 政府要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4.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4.3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培育县域特色经济
    4.4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4.5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4.6 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对策[J]. 石一磊,路正南.  江苏商论. 2005(08)
[2]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J]. 仇方道,朱传耿,孔令平,单勇兵.  经济地理. 2004(04)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分解[J]. 王启仿.  经济地理. 2004(03)
[4]基于县域分析的山东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 代合治,陈秀洁.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04)
[5]广东省县际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J]. 赵莹雪.  经济地理. 2003(04)
[6]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与劳动力市场扭曲——解释经济增长差异的制度因素[J]. 蔡昉,王德文,都阳,王美艳.  经济学动态. 2002(08)
[7]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及研究新进展[J]. 高志刚.  经济师. 2002(02)
[8]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J]. 彭建,林家元,王晓东,张文江.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1(04)
[9]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 李小建,乔家君.  地理学报. 2001(02)
[10]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 陆大道,刘卫东.  地理科学. 2000(06)



本文编号:3379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79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a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