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城镇群体空间结构重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13:13
城镇群体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和热点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区域城镇空间结构问题已越来越上升为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城镇群体空间结构重组为切入点,以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理论、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针对所研究区域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演化机理和动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例,探讨该区域城镇群体空间结构的重组和优化问题,并对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城镇群体空间开展实证研究。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准备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城镇群体空间结构重组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案。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研究概述,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国内外城镇群体空间重组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与整理,阐释城镇群体空间重组机制、重组动力、重组方法、重组模式等,从四个方面揭示了城镇群体空间演化机制。第三部分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历史演变特征、现状特征及其演化的动力机制,分析该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基础与条件。第四部分本章节通过对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的产业空间结构、城镇集聚空间结构和规模空间结...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经济区布局示意图
当年出口额实现 0.6 亿美元。其中,仅对前苏联出口占 95.3%。到 1959 年底,出口额增加到 1.1 亿美元(如图1.2)。图 1.2 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及占全国比重统计图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因种种原因相对滞后,城市化增幅放缓,与我国发展先进地区差距逐渐加大。然而,近年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规划和实施,为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区域空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中观尺度上的哈尔滨都市圈、哈大齐工业走廊,沿边开放带等区域的快速发展,为黑龙江省在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如图 1.3)。图 1.3 黑龙江省各城市 GDP 比较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地处中俄边境板块,是东北亚经济合作圈的重要空间组成部分(如图 1.4、1.5)。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等政策的宏观影响下,在中俄经贸战略升级的新形式下,该地区紧跟区域发展步伐、与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城市跨越性良好发展。2011 年全国共有资源型城市 118 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 18%,资源性城市2
图 1.2 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及占全国比重统计图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因种种原因相对滞后,城市化增幅放缓,与我国发展先进区差距逐渐加大。然而,近年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规划和实,为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区域空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中观尺上的哈尔滨都市圈、哈大齐工业走廊,沿边开放带等区域的快速发展,为黑龙省在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如图 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城乡互动的扬州市域空间结构重组[J]. 戴光中.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2]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产业动力机制[J]. 赵仁康,许正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04)
[3]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国际背景与中国意义[J]. 陈修颖. 经济地理. 2005(04)
[4]基于城乡互动的衡阳市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践[J]. 陈修颖. 地理科学. 2005(03)
[5]中外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与评述[J]. 叶玉瑶,张虹鸥,罗晓云,李斌. 城市规划. 2005(04)
[6]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J]. 伍贤旭. 克山师专学报. 2004(02)
[7]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 陈修颖. 财经科学. 2003(06)
[8]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 陈修颖. 经济地理. 2003(04)
[9]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初探[J]. 陈修颖.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02)
[10]区域与城市研究领域的拓展:城镇群体空间组合[J]. 张京祥,崔功豪. 城市规划. 1999(06)
硕士论文
[1]山东半岛城镇群体空间组合与优化研究[D]. 陈延斌.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黑龙江省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 孙力斫.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
[3]郑汴地区空间结构重组研究[D]. 黄胜恩.河南大学 2007
[4]闽台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结构特征对比研究[D]. 张金前.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宁西经济带空间结构重组探析[D]. 李中轩.安徽师范大学 2005
[6]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 林先扬.华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9609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经济区布局示意图
当年出口额实现 0.6 亿美元。其中,仅对前苏联出口占 95.3%。到 1959 年底,出口额增加到 1.1 亿美元(如图1.2)。图 1.2 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及占全国比重统计图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因种种原因相对滞后,城市化增幅放缓,与我国发展先进地区差距逐渐加大。然而,近年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规划和实施,为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区域空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中观尺度上的哈尔滨都市圈、哈大齐工业走廊,沿边开放带等区域的快速发展,为黑龙江省在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如图 1.3)。图 1.3 黑龙江省各城市 GDP 比较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地处中俄边境板块,是东北亚经济合作圈的重要空间组成部分(如图 1.4、1.5)。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等政策的宏观影响下,在中俄经贸战略升级的新形式下,该地区紧跟区域发展步伐、与俄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城市跨越性良好发展。2011 年全国共有资源型城市 118 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 18%,资源性城市2
图 1.2 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及占全国比重统计图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因种种原因相对滞后,城市化增幅放缓,与我国发展先进区差距逐渐加大。然而,近年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规划和实,为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区域空间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中观尺上的哈尔滨都市圈、哈大齐工业走廊,沿边开放带等区域的快速发展,为黑龙省在各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如图 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城乡互动的扬州市域空间结构重组[J]. 戴光中.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2]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产业动力机制[J]. 赵仁康,许正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04)
[3]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国际背景与中国意义[J]. 陈修颖. 经济地理. 2005(04)
[4]基于城乡互动的衡阳市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践[J]. 陈修颖. 地理科学. 2005(03)
[5]中外城镇群体空间研究进展与评述[J]. 叶玉瑶,张虹鸥,罗晓云,李斌. 城市规划. 2005(04)
[6]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重组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J]. 伍贤旭. 克山师专学报. 2004(02)
[7]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 陈修颖. 财经科学. 2003(06)
[8]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 陈修颖. 经济地理. 2003(04)
[9]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初探[J]. 陈修颖.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02)
[10]区域与城市研究领域的拓展:城镇群体空间组合[J]. 张京祥,崔功豪. 城市规划. 1999(06)
硕士论文
[1]山东半岛城镇群体空间组合与优化研究[D]. 陈延斌.山东师范大学 2009
[2]黑龙江省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 孙力斫.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
[3]郑汴地区空间结构重组研究[D]. 黄胜恩.河南大学 2007
[4]闽台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结构特征对比研究[D]. 张金前.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宁西经济带空间结构重组探析[D]. 李中轩.安徽师范大学 2005
[6]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研究[D]. 林先扬.华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9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8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