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四川内陆临港经济发展研究 ——以乐山港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8 07: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川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深化,区域市场不断向外扩展。然而,四川作为内陆省份,在对外开放和市场扩展过程中,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内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更系统、更完整、更协调的物流交通网络体系,愈加完备的交通运输网络正逐步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四川交通运输网络中,水路运输作为重要的运输方式在近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临港经济发展与水路运输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推动着整个流域以及更大范围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对四川内陆临港经济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成都经济区是四川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2010年成都经济区GDP总量占到了四川省的50.89%。成都经济区重点产业如重型装备制造、汽车滚装及零部件制造、化工等产业产品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均适宜于水路运输以降低运输成本。乐山港作为距离成都经济区最近的内河港口,在其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乐山港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岷江与青衣江交汇处,是四川省四大枢纽港口之一,也是目前我省唯一的重型装备专业航运港口。乐山港作为长江上游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乐山港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将建成...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1.4 相关概念
        1.4.1 临港经济
        1.4.2 内河港
        1.4.3 内陆临港经济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2.1.2 产业经济相关理论
        2.1.3 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国内外内陆临港经济发展经验与问题
    3.1 国内外内陆临港经济发展案例
        3.1.1 杜伊斯堡
        3.1.2 重庆港
        3.1.3 荆州港
    3.2 国内外内陆临港经济发展经验
        3.2.1 建设先进的港口基础设施
        3.2.2 合理布局临港工业
        3.2.3 现代服务业的辅助协调
        3.2.4 连接发达的港口腹地
    3.3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3.1 相邻港口间的过度竞争
        3.3.2 腹地产业内容与结构变动
        3.3.3 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四章 乐山发展内陆临港经济的条件
    4.1 乐山港港口条件
        4.1.1 地理位置
        4.1.2 航道条件
        4.1.3 岸线自然资源
        4.1.4 交通条件
    4.2 乐山港港口腹地条件
        4.2.1 乐山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4.2.2 乐山港腹地经济实力雄厚
        4.2.3 腹地主要产业适港运输
        4.2.4 具有集装箱运输发展潜力
    小结
第五章 乐山港内陆临港经济竞争力评价
    5.1 竞争力评价指标
        5.1.1 指标选取
        5.1.2 指标解释
    5.2 数据处理
    5.3 竞争力评价
        5.3.1 基础条件
        5.3.2 腹地经济活动水平
        5.3.3 经济结构
        5.3.4 吞吐能力
        5.3.5 运输网络
        5.3.6 综合竞争力
    小结
第六章 发展乐山内陆临港经济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
    6.1 对GDP 的影响
        6.1.1 拉动直接经济增长
        6.1.2 带动间接经济繁荣
    6.2 对产业的影响
        6.2.1 优化产业结构
        6.2.2 推进传统工业转型
        6.2.3 促进旅游业发展
        6.2.4 带动服务业全面升级
    6.3 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6.3.1 促进临港新城建设
        6.3.2 实现城市跨越发展
        6.3.3 完善城市群功能体系
    6.4 对对外开放的影响
        6.4.1 拓展优势产业市场空间
        6.4.2 吸引沿海产业转移
    6.5 对城镇就业的影响
    6.6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小结
第七章 促进乐山内陆临港经济发展的对策
    7.1 乐山自身发展对策
        7.1.1 建立港口与腹地对接机制
        7.1.2 科学合理发展临港工业
        7.1.3 积极发展临港服务业
        7.1.4 加强合作,坚持错位竞合发展
        7.1.5 建立乐山绿色港
        7.1.6 优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7.1.7 解决港口建设中的投融资问题
        7.1.8 培养现代港口人才
    7.2 内陆临港经济协调发展思路
        7.2.1 搭建长江流域区域合作平台
        7.2.2 协调“航”“电”矛盾
        7.2.3 合理布局腹地适港产业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施有效整合 提升长三角港口群整体竞争力[J]. 段良波,徐剑华.  世界海运. 2010(04)
[2]南通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J]. 阚春燕.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9(04)
[3]借鉴发达国家临港经济发展经验 建设河北沿海经济强省[J]. 杨春娟.  商场现代化. 2009(31)
[4]山东省港口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 王圣.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01)
[5]临港经济发展路径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J]. 安小刚,魏丽华.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8(03)
[6]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检验[J]. 王鹏,董升荣.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08(02)
[7]内河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J]. 徐浩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0)
[8]曹妃甸港与日本千叶港的比较和借鉴[J]. 王宪明,王立平,王建宏.  中国市场. 2007(45)
[9]制度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J]. 郁鸿胜.  江南论坛. 2007(08)
[10]环渤海三大港口竞争力探析[J]. 刘旭.  中国储运. 2007(04)

博士论文
[1]政府绿色采购研究[D]. 路晓非.武汉理工大学 2008
[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韩佳.华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PP模型的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 陈洪飞.大连海事大学 2010
[2]长兴岛港口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宋永亮.大连交通大学 2010
[3]港口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赵才勇.暨南大学 2009
[4]港口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王涛.中国海洋大学 2008
[5]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与区域经济关系及港口群合理定位的研究[D]. 高鸿丽.上海海运学院 2002



本文编号:3390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390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1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