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发布时间:2021-10-16 19: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也在由沿海地区朝着中西部扩散,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正在一步步的实施中。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经济发展区,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探究了目前中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文章来源】:中国产经.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与问题探究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同质性比较高,对外开放度略低
        1. 中原经济区内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
        2. 产业结构同质性比较高。
        3. 中原经济区存在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二)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1.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2. 中原经济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3. 中原经济区内各地区公共设施建设差距较大。
    (三)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环境保护水平有待提高
        1. 中原经济区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
        2. 中原经济区环境保护水平有待提升。
    (四)科教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1. 中原经济区内地区间科教文化发展水平有明显差距。
        2. 中原经济区内地区间缺乏自主创新协同性。
二、限制中原经济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某些因素
    (一)中原经济区地区资源的不同,政策的不同
        1. 各个地区之间资源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 地方战略、发展政策的不同也会有很大影响。
    (二)工业化滞后、资金和制度约束导致经济区社会发展水平低
        1. 工业化滞后。
        2. 资金投入的不足。
        3. 制度体系还未彻底完善。
    (三)经济区人口基数大,导致区域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保护压力大
    (四)市场体制不完善和政策缺位致使经济区科技和自主创新发展滞后
        1. 不完善的市场体制和环境。
        2. 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不够协调统一。
三、促进中原经济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以经济协调为核心任务,兼顾其他方面的协同发展
    (二)完善制度体系,加大资金投入等
    (三)建立生态补偿体系,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
    (四)改善市场环境,深化改革体系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  经济地理. 2013(01)



本文编号:3440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40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5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