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17 12:09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两大潮流,东亚作为世界经济三大板块之一也走上区域经济合作的道路。该地区经济合作的设想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进程则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拉开完整地缘意义上的东亚经济合作的序幕。相较于欧洲和北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起步较晚,但同样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展。东亚地区在经济合作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经济合作机制,从APEC机制、“10+3”机制、东亚峰会机制、TPP机制、RCEP机制,到次区域的“10+1”机制、“3”机制(中日韩经济合作)、东盟机制等。尽管东亚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合作机制,但仍未能形成一个统一且稳定的制度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明显的多元化趋向。这一多元化趋向在东亚地区有其历史和现实必然性,并产生了多层面的重要影响。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回顾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现状;第二章分析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的原因;第三章阐述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的影响;第四章阐述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之策。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现状
    第一节 东亚范围内的经济合作机制
        一、 东盟
        二、 “10+3”机制
        三、 “10+1”机制
        四、 中日韩合作机制
    第二节 跨东亚范围的经济合作机制
        一、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二、 东亚峰会机制
        三、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
第二章 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的原因
    第一节 主要行为体的竞争
        一、 美国
        二、 日本
        三、 韩国
        四、 东盟
        五、 中国
    第二节 “东盟方式”的局限性
第三章 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的影响
    第一节 合作机制多元化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影响
    第二节 合作机制多元化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章 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发展趋势及中国应对之策
    第一节 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中国的应对之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主要看点及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比较[J]. 张梅.  国际论坛. 2013(06)
[2]“东盟方式”与东盟对区域合作的主导作用[J]. 宋宝雯,方长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05)
[3]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J]. 江扬.  国际安全研究. 2013(02)
[4]RCEP:中国推进东亚经济合作的机遇与对策[J]. 漆莉.  亚太经济. 2013(01)
[5]RCEP: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J]. 许宁宁.  东南亚纵横. 2012(10)
[6]中日韩合作机制的形成与演进[J]. 王涛.  国际资料信息. 2012(10)
[7]TPP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中美对话语权的争夺[J]. 全毅.  亚太经济. 2012(05)
[8]中日韩FTA的进展、影响及前景探析[J]. 徐梅.  日本学刊. 2012(05)
[9]美国“重返亚洲”对东亚合作的影响[J]. 陈寒溪.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2(04)
[10]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J]. 陈廷根.  东南亚研究. 2012(02)



本文编号:34417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417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