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8 13:5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家精神在经济运行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家精神理论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热点。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也从个体层面扩展到企业层面和宏观层面,即研究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虽然关于企业家精神理论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鉴于此,本文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企业家精神的相关理论入手,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核进行探索,我们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内核是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本文对企业家精神的分析是基于这两个方面的。我们通过企业家精神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包含企业家精神两大核心(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和三个层面(个体、企业、宏观)并通过一系列途径最终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然后,按照本文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我们用企业家精神的两大核心分别建立指标来度量企业家精神。其中企业家创业精神用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衡量,企业家创新精神用每就业人口所拥有的专利存量来衡量。在充分考虑变量内生性的前提下,我们用面板模型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对中国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二章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企业家精神概念的界定
2.1.1 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面
2.1.2 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2.1.3 本文对企业家精神的界定
2.2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框架
2.2.1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2.2.2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
3.1.1 现有企业家测度方法的缺陷
3.1.2 本文的测度方法
3.2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分析
3.3 模型的设定、指标的选择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
3.3.1 模型的设定与指标的选择
3.3.2 数据说明
3.3.3 计量分析步骤
3.4 不考虑主解释变量内生性的实证结果
3.5 考虑主解释变量内生性的实证结果
3.5.1 工具变量的选择
3.5.2 工具变量与主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3.5.3 主解释变量的内生性检验
3.5.4 考虑内生性的回归结果
3.6 回归结果的解析
3.7 企业家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案例分析:以浙江为例.
3.7.1 浙江企业家精神的现状
3.7.2 浙江企业家精神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3.7.3 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创新产出转化能力区域差异及动态变化[J]. 厉叶淼,邬爱其.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8)
[2]内生增长理论评述[J]. 任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03)
[3]技术创新与城乡劳动力资源再配置[J]. 余翔,陈仲常. 软科学. 2009(05)
[4]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精神[J]. 陈一新.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09(03)
[5]内生增长理论发展综述[J]. 彭国华. 经济前沿. 2009(Z1)
[6]宏观环境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培育机制[J]. 丁晓晶. 社会科学战线. 2008(12)
[7]创业、企业家与经济增长[J]. 秦剑,王迎军.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8(06)
[8]“浙江人经济”取代“浙江经济”发展战略探析[J]. 陈湘舸,吴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8(06)
[9]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 杨宇,郑垂勇. 生产力研究. 2008(18)
[10]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 林毅夫,孙希芳. 经济研究. 2008(09)
博士论文
[1]中国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D]. 徐大可.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2921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和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二章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企业家精神概念的界定
2.1.1 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面
2.1.2 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2.1.3 本文对企业家精神的界定
2.2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框架
2.2.1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
2.2.2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
3.1.1 现有企业家测度方法的缺陷
3.1.2 本文的测度方法
3.2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分析
3.3 模型的设定、指标的选择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
3.3.1 模型的设定与指标的选择
3.3.2 数据说明
3.3.3 计量分析步骤
3.4 不考虑主解释变量内生性的实证结果
3.5 考虑主解释变量内生性的实证结果
3.5.1 工具变量的选择
3.5.2 工具变量与主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3.5.3 主解释变量的内生性检验
3.5.4 考虑内生性的回归结果
3.6 回归结果的解析
3.7 企业家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案例分析:以浙江为例.
3.7.1 浙江企业家精神的现状
3.7.2 浙江企业家精神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3.7.3 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创新产出转化能力区域差异及动态变化[J]. 厉叶淼,邬爱其.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8)
[2]内生增长理论评述[J]. 任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03)
[3]技术创新与城乡劳动力资源再配置[J]. 余翔,陈仲常. 软科学. 2009(05)
[4]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精神[J]. 陈一新.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09(03)
[5]内生增长理论发展综述[J]. 彭国华. 经济前沿. 2009(Z1)
[6]宏观环境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培育机制[J]. 丁晓晶. 社会科学战线. 2008(12)
[7]创业、企业家与经济增长[J]. 秦剑,王迎军.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8(06)
[8]“浙江人经济”取代“浙江经济”发展战略探析[J]. 陈湘舸,吴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8(06)
[9]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 杨宇,郑垂勇. 生产力研究. 2008(18)
[10]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 林毅夫,孙希芳. 经济研究. 2008(09)
博士论文
[1]中国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D]. 徐大可.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2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4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