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产品内贸易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15: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中国积极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参与了一些具有区域合作组织性质的论坛和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是中国参与的第一个区域经济组织。APEC其他成员也是中国主要对外贸易和投资伙伴。近年来,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产品内贸易发展较快,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学者以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产品内贸易对发达国家的社会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较为透彻的分析了发达国家进行产品内贸易的内部动因。但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资水平等诸多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的特点、动因、经济影响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国内学者以中国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产品内贸易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但较少有学者探讨中国与某个区域组织成员间产品内贸易的发展特点。本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研究平台,分析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间的产品内贸易问题,将进一步丰富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产品内贸易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
【文章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下国际分工示意图
由 A 国组织生产,产品 B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 B 国组织生产。由图1—2 可知,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情况下,Y 产量得以提高,达到 Y1。从以上分析中可知,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各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可以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得到体现,高效运用了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使产品产量和贸易量得到提高。图 1—2 拓展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示意图资料来源: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在动因——理论模型与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2)1.4.2 产品内贸易与规模经济卢峰(2004)、寇亚明(2006)等学者对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关系进
由 A 国组织生产,产品 B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 B 国组织生产。由图1—2 可知,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情况下,Y 产量得以提高,达到 Y1。从以上分析中可知,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各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可以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得到体现,高效运用了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使产品产量和贸易量得到提高。图 1—2 拓展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示意图资料来源: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在动因——理论模型与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2)1.4.2 产品内贸易与规模经济卢峰(2004)、寇亚明(2006)等学者对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关系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和APEC成员国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 郑义,徐康宁,冯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2]中国—东盟中间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侯敏,王世炎.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3]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研究[J]. 韦倩青,韦倩虹. 东南亚纵横. 2009(04)
[4]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J]. 胡昭玲,赵媛. 世界经济研究. 2008(11)
[5]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技术扩散效应——基于中国1980~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J]. 张纪. 世界经济研究. 2008(01)
[6]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在动因——理论模型与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张纪.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12)
[7]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加工贸易战略初探[J]. 佘雪锋. 商业时代. 2007(25)
[8]中美制造业的产品内贸易条件分析[J]. 杨海余,黄廷.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04)
[9]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J]. 夏平. 国际经济合作. 2007(03)
[10]产品内分工与中美结构性贸易顺差[J]. 蒲华林,张捷. 世界经济研究. 2007(02)
硕士论文
[1]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中国经贸发展研究[D]. 张景超.山东大学 2010
[2]中日产品内贸易研究[D]. 李红燕.山东大学 2009
[3]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发展研究[D]. 张银银.广西大学 2008
[4]中美产品内贸易研究[D]. 杨佳艺.浙江大学 2008
[5]中国—新加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分析[D]. 宋小川.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49240
【文章来源】: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下国际分工示意图
由 A 国组织生产,产品 B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 B 国组织生产。由图1—2 可知,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情况下,Y 产量得以提高,达到 Y1。从以上分析中可知,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各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可以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得到体现,高效运用了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使产品产量和贸易量得到提高。图 1—2 拓展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示意图资料来源: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在动因——理论模型与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2)1.4.2 产品内贸易与规模经济卢峰(2004)、寇亚明(2006)等学者对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关系进
由 A 国组织生产,产品 B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 B 国组织生产。由图1—2 可知,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情况下,Y 产量得以提高,达到 Y1。从以上分析中可知,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各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可以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得到体现,高效运用了各国的资源禀赋优势,使产品产量和贸易量得到提高。图 1—2 拓展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示意图资料来源: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在动因——理论模型与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2)1.4.2 产品内贸易与规模经济卢峰(2004)、寇亚明(2006)等学者对规模经济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关系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和APEC成员国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1999-2008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 郑义,徐康宁,冯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2]中国—东盟中间品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侯敏,王世炎.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3]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中国—东盟贸易发展研究[J]. 韦倩青,韦倩虹. 东南亚纵横. 2009(04)
[4]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J]. 胡昭玲,赵媛. 世界经济研究. 2008(11)
[5]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技术扩散效应——基于中国1980~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J]. 张纪. 世界经济研究. 2008(01)
[6]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在动因——理论模型与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张纪.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12)
[7]产品内分工视角下的中国加工贸易战略初探[J]. 佘雪锋. 商业时代. 2007(25)
[8]中美制造业的产品内贸易条件分析[J]. 杨海余,黄廷.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7(04)
[9]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J]. 夏平. 国际经济合作. 2007(03)
[10]产品内分工与中美结构性贸易顺差[J]. 蒲华林,张捷. 世界经济研究. 2007(02)
硕士论文
[1]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中国经贸发展研究[D]. 张景超.山东大学 2010
[2]中日产品内贸易研究[D]. 李红燕.山东大学 2009
[3]中国与东盟中间产品贸易发展研究[D]. 张银银.广西大学 2008
[4]中美产品内贸易研究[D]. 杨佳艺.浙江大学 2008
[5]中国—新加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分析[D]. 宋小川.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49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4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