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9:18

  本文关键词: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面对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在追求快节奏的利益,往往会忽略环境修复和生态治理等尾声工作,由此产生的弃置义务问题也就逐渐显著,对资产弃置义务的会计确认、计量以及信息披露,早已成为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之一。另一方面,随着投资者对企业承担环保责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要求管理层披露较为全面的资产弃置义务信息。然而,有些企业按规定进行了资产弃置义务相关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而有些企业却没有履行这样的社会责任,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缺失与经济迅速发展、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等之间的冲突日益显著。因此,本文系统研究了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并试图找到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首先,本文对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再结合当前研究成果,对研究主题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阐述本文选择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不仅仅是对会计准则的完善,更是为了满足资本市场的迫切需求。本文第二部分分别对国内、外关于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的相关准则规范进行阐述,为本文研究构建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选取样本,根据数据处理结果总结我国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存在哪些问题。第四部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检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到可能改善当前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现状的切入点,并在第五部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文章选取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这三年数据为样本,对其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等进行深入研读,统计整理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中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总体状况、披露方式、主要披露内容进行分别阐述,总结我国企业在弃置义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企业对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方式具有随意性、披露内容不完整;准则对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行业限定范围有待于扩展等。为了进一步研究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企业股权集中度和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模型1和模型2,运用数理统计中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股权集中程度与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的关系,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与企业弃置义务信息披露行为之间负相关,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二级指标中,企业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行为与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与地方经济发展绿化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后,笔者试图从制度政策和实施措施两个方面,对改善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对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通过图表和统计分析,系统的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度背景与企业弃置义务信息披露行为之间的关系,充分解释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对企业弃置义务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这也为改善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现状提供了对策思考。另外,笔者还从资产弃置义务会计确认、计量、信息披露的角度,在制度建设上提出了规范性建议,为构建我国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处理规范起到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弃置义务 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19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6
  • 1.2.1 国外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研究综述13-14
  • 1.2.2 国内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研究综述14-16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16-17
  • 1.3.1 研究方法16-17
  • 1.3.2 研究思路17
  • 1.4 主要创新点17-19
  • 2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19-25
  • 2.1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相关会计准则分析19-23
  • 2.1.1 FASB和IASB资产弃置义务会计确认准则19-20
  • 2.1.2 FASB和IASB资产弃置义务会计计量准则20-21
  • 2.1.3 FASB和IASB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准则21-22
  • 2.1.4 我国对资产弃置义务会计准则的研究22-23
  • 2.2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23-25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3-24
  • 2.2.2 信号传递理论24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24-25
  • 3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25-31
  • 3.1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概况25-26
  • 3.2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行业有限26-27
  • 3.3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方式不规范27-28
  • 3.4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内容简单28-31
  • 4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31-38
  • 4.1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理论分析31-33
  • 4.1.1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对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影响31-32
  • 4.1.2 企业股权集中度对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影响32-33
  • 4.2 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33-38
  • 4.2.1 研究设计33-34
  • 4.2.2 实证分析34-38
  • 5 完善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对策38-44
  • 5.1 完善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制度对策38-41
  • 5.1.1 明确资产弃置义务负债的确认标准38
  • 5.1.2 规范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方式38-40
  • 5.1.3 提高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质量40-41
  • 5.2 完善资产弃置义务信息披露的执行对策41-43
  • 5.3 研究局限性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明圆;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现状及评价[J];财会月刊;2000年18期

2 梁尔政,邢学艳;浅析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J];企业经济;2000年11期

3 张玉琢;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审计;2000年10期

4 王锦璋;需求·供给及管制——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学分析[J];辽宁财税;2000年09期

5 刘丹辉;股份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经济学分析[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年04期

6 康晓东,洪爱梅;对分部信息披露制度的认识[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孙军政,张淑婷;外汇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与监管成效[J];中国外汇管理;2002年03期

8 朱丹,刘星;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历史回顾与总结[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9 于东智 ,谷立日;公司治理:透明度与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月刊;2003年07期

10 刘希成;关于小企业信息披露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3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秋;张奇峰;;公司治理机制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苏彤;李金顺;贾烈;;我国上市公司网上信息披露现状调查研究[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唐跃军;吕斐适;程新生;;大股东制衡、治理战略与信息披露——来自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4 王仲兵;靳晓超;;碳信息披露企业价值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崔志娟;;柜台市场信息披露的问卷调查分析:机构投资者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刘元元;;保险服务信息披露对行业发展影响研究[A];陕西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11)[C];2011年

7 裴权中;;改革商业银行体制,建立新的信息披露制度[A];2002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现代化建设中的体制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周星;敬采云;;碳信息披露的模式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唐亮;陈守东;;企业信息披露与融资行为选择关联性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董红星;王秀芬;;组织道德与信息披露——基于组织道德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屹 卓贤;银行信息披露应向上市标准看齐[N];经济日报;2004年

2 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助理、博士 陈冬梅;加快建立我国保险业信息披露制度[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吴君强;规范券商实行信息披露制[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高宏娟 张 栋 张伟建;规范信息披露 强化诚信建设[N];证券时报;2002年

5 记者 刘兴祥;尽快推行自愿信息披露制度[N];证券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钟恬;成本难题待解 银行信息披露蹒跚起步[N];证券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姚世新;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引进公共监督[N];中国保险报;2006年

8 大江;信息披露应与公民知情权对接[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黄宪 程翔 郑忠良;信息披露管制的若干新趋势[N];长江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庄少文;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正在制定[N];证券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梅;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2 韩慧博;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与盈余管理[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锦霖;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刘昱熙;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齐萱;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6 陈岳堂;非营利基金会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及其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李莉;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刘建忠;社会资本的利用与信息披露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9年

9 陈芳芳;管理层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策略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廉鹏;内部人交易与公司信息披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杰;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张宇晖;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袁小U

本文编号:345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5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7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