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大量外流背景下的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本文关键词:劳动力大量外流背景下的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合理的劳动力流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劳动力大量外流,不仅会导致流入地各种社会问题,而且也会导致流出地人才大量外流,不利于流出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缓解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不论是对流入地,还是对流出地,都具有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与流出地的就业结构有关,而就业结构往往深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因此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大量外流有着莫大的关联。本文以邵阳市为例,通过调查劳动力大量外流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接着分析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邵阳市劳动力大量外流的原因为:宏观层面有人均资源贫乏、劳动生产率的提搞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大;微观层面有当地岗位供需不平衡、劳动力个人需求导向和政府相关措施的缺失。 (2)劳动力大量外流带来的影响有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和空巢老人问题严重。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偏离。 (4)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能够扩大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三次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5)提出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和发挥政府职能的主导作用”五个方面来保障产业结构调整的实现。
【关键词】:劳动力大量外流 劳动就业 产业结构调整 邵阳市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1.3;F249.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2 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综述9-17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7-18
- 1.4 研究对象选取与数据来源18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8-20
- 第2章 邵阳市劳动力大量外流现状、原因及其影响分析20-30
- 2.1 邵阳市的概况20-21
- 2.2 邵阳市劳动力外流的现状调查21-23
- 2.3 邵阳市劳动力大量外流原因探析23-26
- 2.4 邵阳市劳动力大量外流的正负效应剖析26-29
- 2.5 小结29-30
- 第3章 邵阳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及其偏离度分析30-42
- 3.1 邵阳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30-37
- 3.2 邵阳市就业结构分析37-38
- 3.3 邵阳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38-41
- 3.4 小结41-42
- 第4章 邵阳市产业结构趋势变化及其就业带动分析42-51
- 4.1 邵阳市三次产业的趋势演变42-44
- 4.2 邵阳市产业的就业带动分析44-50
- 4.3 小结50-51
- 第5章 扩大就业目标导向下的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51-58
- 5.1 邵阳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51
- 5.2 邵阳市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51-52
- 5.3 邵阳市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52-56
- 5.4 邵阳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调整56-58
- 第6章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对策与措施58-61
- 6.1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58
- 6.2 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58-59
- 6.3 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作用59
- 6.4 完善劳动力市场59-60
- 6.5 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60-61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61-63
- 7.1 结论及创新之处61-62
- 7.2 问题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66-67
- 致谢67-68
- 附件1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向英;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之研究[J];中国统计;2003年08期
2 刘娅;八十年代以来美、日产业结构调整及启示[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3 董正信,尹彦罡;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市场和政府[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殷建国;;浅谈扩大内需与产业结构调整[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刘淑兰;;解析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年33期
6 鲁宇红;;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许国富;;稳粮抓钱奔小康——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J];湖北社会科学;1992年05期
8 刘继祥;;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机遇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09期
9 贾文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切忌一哄而上[J];农村成人教育;2000年08期
10 杨燕;产业结构调整对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月f;;关于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看法[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舒建玲;;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与企业的地位及作用的分析[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3 温国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对策[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4 王呈祥;董良利;白志良;田森林;王良群;李占录;;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岑树田;;浅析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与对策[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江沛沛;;信息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玉辉;;陕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信贷支持效应分析[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8 王晓君;;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的和谐发展[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左学金;周冯琦;;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坚红;熊世飞;;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额尼日乐图 李青锋;前三季度杭锦旗农牧民工资性现金收入增加814元[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2 谢传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思考与对策[N];淮南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冯燕 吕迁 本报记者 贾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新突破[N];河北经济日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程晖 冯燕 李慧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抢占发展新制高点[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5 通讯员 张步乾 张楠 记者 王文珩;外资助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N];廊坊日报;2013年
6 黄水成;平和招“大”商促产业结构调整[N];闽南日报;2013年
7 记者 任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N];营口日报;2013年
8 本报评论员;抓产业结构调整 促经济转型升级[N];天津日报;2013年
9 记者 马云;产业结构调整促我州经济跨越腾飞[N];甘南日报(汉文版);2013年
10 记者 岳晋峰;营改增提速山西产业结构调整[N];山西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慧敏;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马晓国;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康彦彦;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徐铁骏;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顾为东;产业结构调整的资本支持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陆诤岚;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与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王明寿;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劳务输出与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田海宽;基于京津走廊经济发展的廊坊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永奇;欠发达地区技术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兵;盘锦市八万公顷芦苇湿地生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孙豪;金融支持张掖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5年
3 张志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4 彭芸蕾;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参与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黄鑫;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惠州市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琪;老龄化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7 王云昊;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8 文冰心;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研究[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9 程永静;低碳经济试阈下太原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闫峰峰;转型跨越目标下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方式[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劳动力大量外流背景下的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4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