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港口经济腹地拓展探讨
发布时间:2021-11-19 12:49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将建设海峡西岸港口群,充分发挥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而港口的发展必须以腹地经济的开发和腹地范围的拓展为基础,因此,拓展福建港口经济腹地已显得十分迫切。首先,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港口与腹地相关理论的探讨,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港口经济腹地的数学模型,并构建了划分港口经济腹地的指标体系。其次,以福建省港口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福建省港口体系的研究,运用模型对福建省的港口腹地进行初步的划分;再以GIS技术为支撑,运用空间运输联系、区位条件、运输距离、运输费用等理论方法,对划分出的腹地进行修正,从而界定出福建省港口的现状腹地范围和空间分布情况。然后,根据现状腹地划分的结果,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剖析制约福建港口经济腹地拓展的深层次原因,并对福建港口潜在经济腹地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拓展福建港口经济腹的战略模式和对策措施。旨在为福建省制定发展港口经济、拓展港口腹地的思路和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福建省港口等级规模划分示意图
半径为*_;70、亚画亘一2520.9腼 0.65一0.54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来看,福建省的港口经济腹地包含了浙江、广东、江西、湖南、安徽、重庆、贵州省、湖北省地区。见图3一6
引力模型划分的腹地范围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建省港口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翁清光,陈培健. 水运工程. 2006(08)
[2]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及其评价——以郑州市为例[J]. 冯德显,贾晶,乔旭宁. 地理科学. 2006(03)
[3]宁德港口发展SWOT分析与战略[J]. 李开国,林航飞. 水运管理. 2006(02)
[4]港口经济腹地及其分析方法探讨[J]. 王文. 港口经济. 2006(01)
[5]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 郎宇,黎鹏. 经济地理. 2005(06)
[6]关于莆田港口腹地建设的思考[J]. 蔡加福.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5(11)
[7]港口腹地分析的定量模式及实证研究——以温州港为例[J]. 刘魏巍,董洁霜,夏晓梅. 水运工程. 2005(11)
[8]港口经济及其地域空间作用:对鹿特丹港的案例研究[J]. 赵鹏军,吕斌. 人文地理. 2005(05)
[9]港口腹地划分的两种新方法探讨——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为例[J]. 王杰,杨赞,陆春峰. 中国航海. 2005(03)
[10]模糊聚类分析法在广西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 覃柏英,吕跃进,王玉燕.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505075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福建省港口等级规模划分示意图
半径为*_;70、亚画亘一2520.9腼 0.65一0.54根据模型计算的结果来看,福建省的港口经济腹地包含了浙江、广东、江西、湖南、安徽、重庆、贵州省、湖北省地区。见图3一6
引力模型划分的腹地范围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福建省港口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翁清光,陈培健. 水运工程. 2006(08)
[2]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及其评价——以郑州市为例[J]. 冯德显,贾晶,乔旭宁. 地理科学. 2006(03)
[3]宁德港口发展SWOT分析与战略[J]. 李开国,林航飞. 水运管理. 2006(02)
[4]港口经济腹地及其分析方法探讨[J]. 王文. 港口经济. 2006(01)
[5]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 郎宇,黎鹏. 经济地理. 2005(06)
[6]关于莆田港口腹地建设的思考[J]. 蔡加福.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5(11)
[7]港口腹地分析的定量模式及实证研究——以温州港为例[J]. 刘魏巍,董洁霜,夏晓梅. 水运工程. 2005(11)
[8]港口经济及其地域空间作用:对鹿特丹港的案例研究[J]. 赵鹏军,吕斌. 人文地理. 2005(05)
[9]港口腹地划分的两种新方法探讨——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为例[J]. 王杰,杨赞,陆春峰. 中国航海. 2005(03)
[10]模糊聚类分析法在广西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 覃柏英,吕跃进,王玉燕.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5(01)
本文编号:3505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0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