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及其收敛性
发布时间:2021-11-20 08:16
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学家们尤为关注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古典增长理论兴起以来,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就成为经济增长理论关注的问题之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用技术进步阐释了区域间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认为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出呈现递减趋势,如果区域间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域间的人均产出或收入水平将趋于均衡,即拥有较低人均产出水平的经济具有较高的增长率,而拥有较高人均产出水平的经济则有较低的增长率,他们最终都向相同的稳定人均产出水平收敛。经济增长理论把这种现象称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收敛性假说对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提出了富有吸引力的预期,对于区域间存在的经济差距,给予了强有力的解释。所以,围绕着收敛存在与否、收敛速度的快慢以及引致收敛的原因等问题,各国学者纷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外早期的收敛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检验国家间是否存在收敛和测定收敛速度上。20世纪90年代之后,学者们发现一国内部各区域间的各种差异比国家间的差异小,经济增长比国家间更容易达到收敛。因...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调整前和调整后截面方差示意图(不存在收敛性)
本文编号:3506931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调整前和调整后截面方差示意图(不存在收敛性)
本文编号:3506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0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