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走廊地带城市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0 10:3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剧了城市间的竞争,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缩短了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为地理上相邻城市的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辽西走廊是相对完整的单元,是沈阳经济区和京津经济区的辐射地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发展条件较好,发展潜力巨大。为了加大省内落后地区的发展,促进辽西走廊地带的持续发展,探求辽西走廊地带城市协调发展刻不容缓。文章以辽西走廊上的锦州、葫芦岛、凌海和兴城四个城市为例,研究辽西走廊地带城市协调发展问题,共分七章:第一章,提出城市协调发展问题,剖析城市协调发展涵义和相关概念,阐述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二章,论述辽西走廊地带城市发展现状,包括走廊的自然和人文状况,主要城市的发展。第三章,分析辽西走廊地带城市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包括体制、市场机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战略与规划等方面的因素。第四章,探讨辽西走廊地带城市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分工与协作、共同管理与综合开发辽西走廊、建设辽西走廊城市带和地区经济增长轴的需要等方面论述协调的必要性。可行性体现在辽西走廊城市自身的优势、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共同的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基础等方面。...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辽西走廊四城市分布图
图 2 锦州港域葫芦岛港示意图Fig. 2 Jinzhou port and Huludao port设以外,二市在航空港建设等方面也存在级机场,客源完全覆盖整个辽西地区,但机场,甚至葫芦岛管辖的兴城市和绥中县不发达,人口也不多,却建有四个飞机场不协调整改造与全面振兴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工业立市”和“以港兴市”三大发展强石化、冶金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了锦州城区向南、向海推进的进程,建设间的区域。构建滨海城市模型,将发展成铃型的城市空间结构。
050100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年份图 3 辽西四市 GDP 增长Fig.3 Changes of GDP of four cities in the corridor of west Liaoning.展的模式调发展模式廊城市协调发展可以形成走廊城市带,但是在城市带形成之前,一般而言,经济带有核心城市、城镇体系和经济腹地组成,并由融通通道、技术协作与转移通道为主的一系列联系通道连接成由然后形成一个面上的产业密集区,再形成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然而然了。核心城市经济实力是否强大、城镇体系是否密集、经通道是否顺畅是决定这个城市经济带发展前景的关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西走廊组合城市研究[J]. 修春亮,赵映慧. 经济地理. 2005(01)
[2]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J]. 王荣成,车晓翠,修春亮. 经济地理. 2004(05)
[3]区域协调发展析论[J]. 杨保军. 城市规划. 2004(05)
[4]体制创新: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的出路[J]. 施源,邹兵. 城市规划. 2004(05)
[5]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J]. 修春亮,李红,于海桓. 城市规划. 2003(09)
[6]苏南苏中苏北互动协调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王新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7]城市地区的空间秩序与协调发展——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 吴良镛,武廷海. 城市规划. 2002(12)
[8]构建环杭州湾巨型组合城市研究[J]. 胡刚,姚士谋. 经济地理. 2002(02)
[9]闽东南城市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陈月英,刘云刚. 经济地理. 2001(03)
[10]辽中南城市带发展构想[J]. 杜晓茹,徐振武. 辽宁经济. 2001(02)
本文编号:3507135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辽西走廊四城市分布图
图 2 锦州港域葫芦岛港示意图Fig. 2 Jinzhou port and Huludao port设以外,二市在航空港建设等方面也存在级机场,客源完全覆盖整个辽西地区,但机场,甚至葫芦岛管辖的兴城市和绥中县不发达,人口也不多,却建有四个飞机场不协调整改造与全面振兴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工业立市”和“以港兴市”三大发展强石化、冶金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了锦州城区向南、向海推进的进程,建设间的区域。构建滨海城市模型,将发展成铃型的城市空间结构。
050100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年份图 3 辽西四市 GDP 增长Fig.3 Changes of GDP of four cities in the corridor of west Liaoning.展的模式调发展模式廊城市协调发展可以形成走廊城市带,但是在城市带形成之前,一般而言,经济带有核心城市、城镇体系和经济腹地组成,并由融通通道、技术协作与转移通道为主的一系列联系通道连接成由然后形成一个面上的产业密集区,再形成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然而然了。核心城市经济实力是否强大、城镇体系是否密集、经通道是否顺畅是决定这个城市经济带发展前景的关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西走廊组合城市研究[J]. 修春亮,赵映慧. 经济地理. 2005(01)
[2]辽西走廊地带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J]. 王荣成,车晓翠,修春亮. 经济地理. 2004(05)
[3]区域协调发展析论[J]. 杨保军. 城市规划. 2004(05)
[4]体制创新: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的出路[J]. 施源,邹兵. 城市规划. 2004(05)
[5]全球化背景下地方城市的边缘化问题[J]. 修春亮,李红,于海桓. 城市规划. 2003(09)
[6]苏南苏中苏北互动协调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王新驰.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7]城市地区的空间秩序与协调发展——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 吴良镛,武廷海. 城市规划. 2002(12)
[8]构建环杭州湾巨型组合城市研究[J]. 胡刚,姚士谋. 经济地理. 2002(02)
[9]闽东南城市群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陈月英,刘云刚. 经济地理. 2001(03)
[10]辽中南城市带发展构想[J]. 杜晓茹,徐振武. 辽宁经济. 2001(02)
本文编号:3507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07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