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与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18:4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配置,实现开拓市场、方便管理、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经营目标,在许多国家的中心城市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这一过程使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一系列新的研究问题。本文在充分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靠相关的跨国公司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以及国际投资理论等基础理论,采用一般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产生的原因,地区总部进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和产生的经济效应,并以世界上成功的案例加以佐证,得出如下结论: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是跨国公司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将对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区位、市场、人才和技术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行区位选择时最重要的影响变量;不断设立地区总部是跨国公司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论文还利用建立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国进行区位选择的问题和中国发展总部经济聚集带的战略构想,并对中国如何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发展总部经济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 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立意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理论基础的研究
1.2.3 关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第2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概念界定
2.1.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概念界定
2.1.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历史溯源
2.1.3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产生的动因
2.1.4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类型
2.1.5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职能
2.1.6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最新发展趋势
2.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第3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3.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内生需求
3.1.1 跨国公司市场营销需要
3.1.2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需要
3.1.3 跨国公司技术研发需要
3.1.4 跨国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3.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外生需求
3.2.1 服务资源导向需求
3.2.2 人力资源导向需求
3.2.3 城市升级需要
3.3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因素
3.3.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因素
3.3.2 北美洲区位选择因素
3.3.3 欧洲区位选择因素
3.3.4 亚洲区位选择因素
第4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效应分析
4.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对企业自身效应分析
4.1.1 市场扩大效应
4.1.2 成本控制效应
4.1.3 技术创新效应
4.1.4 战略提升与品牌升级效应
4.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对东道国效应分析
4.2.1 产业集聚效应
4.2.2 税收贡献效应与就业乘数效应
4.2.3 社会资本效应
4.3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对区域发展效应分析
4.3.1 经济效应
4.3.2 政治效应
4.3.3 文化效应
第5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成功案例分析
5.1 美国曼哈顿
5.1.1 高度的国际化
5.1.2 高素质的人力资本
5.1.3 总部聚集效应
5.1.4 政府的激励措施
5.2 英国伦敦
5.2.1 悠久的金融发展历史
5.2.2 良好的城市发展规划
5.2.3 全方位的交易平台
5.2.4 充足的人才储备
5.3 日本东京
5.3.1 政府政策支撑
5.3.2 文化的多样性
5.3.3 便利的交通设施
5.3.4 人才和智力支持
5.4 新加坡
5.4.1 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5.4.2 良好的商业环境
5.4.3 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第6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6.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6.1.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来华的动因分析
6.1.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华分布及投资结构
6.1.3 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的特点
6.1.4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上海的发展情况
6.2 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6.2.1 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6.2.2 增加当地劳动就业和优化区域人才结构
6.2.3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可以增加当地城市税收
6.2.4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会提高产业集聚水平
6.2.5 可以提升区域总部所在地的消费需求
6.2.6 可以提高当地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员工的业务能力
6.3 跨国公司总部区位选择与中国总部经济的发展
6.3.1 总部经济概念的界定
6.3.2 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与特点
6.3.3 总部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变化
6.3.4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与中国总部经济的互动
第7章 中国各地区建立总部经济聚集带的战略构想
7.1 环渤海总部经济聚集带
7.1.1 环渤海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1.2 环渤海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1.3 环渤海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2 长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
7.2.1 长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2.2 长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2.3 长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3 珠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
7.3.1 珠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3.2 珠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3.3 珠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4 海峡西岸总部经济聚集带
7.4.1 海峡西岸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4.2 海峡西岸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4.3 海峡西岸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5 成渝总部经济聚集带
7.5.1 成渝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5.2 成渝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5.3 成渝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6 东北亚总部经济聚集带
7.6.1 东北亚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6.2 东北亚总部聚集带的客观优势和产业优势
7.6.3 建设东北亚总部经济聚集带的意义
第8章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策略研究
8.1 搭建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环境平台
8.1.1 完善政策法律体系等软环境建设
8.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8.1.3 加强人才资源的建设
8.2 解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过程中所带来的几大矛盾
8.2.1 要突出解决尊重市场规律与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的矛盾
8.2.2 要突出解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培育本土企业总部的矛盾
8.2.3 要突出解决完善城市硬环境建设与优化软环境的矛盾
8.2.4 要突出解决城市总体发展与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
8.3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建议
8.3.1 避免无序竞争与重复建设
8.3.2 抑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总部的负面效应
8.3.3 扶持中小企业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国发展的冷思考 [J]. 贾琳,梁洪丽. 企业活力. 2008(11)
[2]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 [J]. 宗成峰. 软科学. 2008(03)
[3]浅析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调整现象 [J]. 赵西三. 企业活力. 2007(11)
[4]跨国公司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范式演进——从技术垄断优势范式到技术竞争优势范式 [J]. 薛求知,罗来军.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06)
[5]解析跨国的公发司展地特区点总及部趋势 [J]. 任永菊. 对外经贸实务. 2006(11)
[6]跨国公司政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J]. 朱鸿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7]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研究 [J]. 陈慧云. 煤炭技术. 2005(08)
[8]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特征、类型及其来华情况分析 [J]. 任永菊,张岩贵. 世界经济. 2005(01)
[9]跨国公司技术优势变迁 [J]. 徐佳宾,赵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09)
[10]战略本质与企业战略内在层次结构 [J]. 柳茂平. 南开管理评论. 2003(01)
博士论文
[1]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东道国城市互动研究[D]. 王浩.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 代文.武汉理工大学. 2007
[3]美国跨国公司与“民主输出”研究[D]. 刘建华.复旦大学. 2007
[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研究[D]. 孙蛟.复旦大学. 2006
[5]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 苏江明.复旦大学. 2004
[6]现代企业区位选择研究[D]. 苏重基.四川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状况分析[D]. 陈云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2]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因素研究[D]. 张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3]跨国企业在上海的地区总部及其效应[D]. 王解宇.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市经济的影响研究[D]. 刘媛媛.北京工业大学. 2005
[5]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D]. 李健.东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40723
【文章来源】: 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立意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理论基础的研究
1.2.3 关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第2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概念界定
2.1.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概念界定
2.1.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历史溯源
2.1.3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产生的动因
2.1.4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类型
2.1.5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职能
2.1.6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最新发展趋势
2.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第3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3.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内生需求
3.1.1 跨国公司市场营销需要
3.1.2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需要
3.1.3 跨国公司技术研发需要
3.1.4 跨国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3.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外生需求
3.2.1 服务资源导向需求
3.2.2 人力资源导向需求
3.2.3 城市升级需要
3.3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因素
3.3.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因素
3.3.2 北美洲区位选择因素
3.3.3 欧洲区位选择因素
3.3.4 亚洲区位选择因素
第4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效应分析
4.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对企业自身效应分析
4.1.1 市场扩大效应
4.1.2 成本控制效应
4.1.3 技术创新效应
4.1.4 战略提升与品牌升级效应
4.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对东道国效应分析
4.2.1 产业集聚效应
4.2.2 税收贡献效应与就业乘数效应
4.2.3 社会资本效应
4.3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对区域发展效应分析
4.3.1 经济效应
4.3.2 政治效应
4.3.3 文化效应
第5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的成功案例分析
5.1 美国曼哈顿
5.1.1 高度的国际化
5.1.2 高素质的人力资本
5.1.3 总部聚集效应
5.1.4 政府的激励措施
5.2 英国伦敦
5.2.1 悠久的金融发展历史
5.2.2 良好的城市发展规划
5.2.3 全方位的交易平台
5.2.4 充足的人才储备
5.3 日本东京
5.3.1 政府政策支撑
5.3.2 文化的多样性
5.3.3 便利的交通设施
5.3.4 人才和智力支持
5.4 新加坡
5.4.1 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5.4.2 良好的商业环境
5.4.3 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第6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6.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6.1.1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来华的动因分析
6.1.2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华分布及投资结构
6.1.3 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的特点
6.1.4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上海的发展情况
6.2 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6.2.1 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6.2.2 增加当地劳动就业和优化区域人才结构
6.2.3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可以增加当地城市税收
6.2.4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会提高产业集聚水平
6.2.5 可以提升区域总部所在地的消费需求
6.2.6 可以提高当地企业的科技水平和员工的业务能力
6.3 跨国公司总部区位选择与中国总部经济的发展
6.3.1 总部经济概念的界定
6.3.2 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与特点
6.3.3 总部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变化
6.3.4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选择与中国总部经济的互动
第7章 中国各地区建立总部经济聚集带的战略构想
7.1 环渤海总部经济聚集带
7.1.1 环渤海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1.2 环渤海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1.3 环渤海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2 长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
7.2.1 长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2.2 长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2.3 长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3 珠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
7.3.1 珠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3.2 珠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3.3 珠三角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4 海峡西岸总部经济聚集带
7.4.1 海峡西岸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4.2 海峡西岸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4.3 海峡西岸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5 成渝总部经济聚集带
7.5.1 成渝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5.2 成渝总部经济聚集带建设意义
7.5.3 成渝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战略
7.6 东北亚总部经济聚集带
7.6.1 东北亚总部经济聚集带发展概况
7.6.2 东北亚总部聚集带的客观优势和产业优势
7.6.3 建设东北亚总部经济聚集带的意义
第8章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策略研究
8.1 搭建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环境平台
8.1.1 完善政策法律体系等软环境建设
8.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8.1.3 加强人才资源的建设
8.2 解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过程中所带来的几大矛盾
8.2.1 要突出解决尊重市场规律与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的矛盾
8.2.2 要突出解决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培育本土企业总部的矛盾
8.2.3 要突出解决完善城市硬环境建设与优化软环境的矛盾
8.2.4 要突出解决城市总体发展与城市内部不同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
8.3 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建议
8.3.1 避免无序竞争与重复建设
8.3.2 抑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总部的负面效应
8.3.3 扶持中小企业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国发展的冷思考 [J]. 贾琳,梁洪丽. 企业活力. 2008(11)
[2]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实证研究——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 [J]. 宗成峰. 软科学. 2008(03)
[3]浅析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调整现象 [J]. 赵西三. 企业活力. 2007(11)
[4]跨国公司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范式演进——从技术垄断优势范式到技术竞争优势范式 [J]. 薛求知,罗来军.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06)
[5]解析跨国的公发司展地特区点总及部趋势 [J]. 任永菊. 对外经贸实务. 2006(11)
[6]跨国公司政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J]. 朱鸿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7]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研究 [J]. 陈慧云. 煤炭技术. 2005(08)
[8]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特征、类型及其来华情况分析 [J]. 任永菊,张岩贵. 世界经济. 2005(01)
[9]跨国公司技术优势变迁 [J]. 徐佳宾,赵进.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4(09)
[10]战略本质与企业战略内在层次结构 [J]. 柳茂平. 南开管理评论. 2003(01)
博士论文
[1]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东道国城市互动研究[D]. 王浩.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 代文.武汉理工大学. 2007
[3]美国跨国公司与“民主输出”研究[D]. 刘建华.复旦大学. 2007
[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区位选择研究[D]. 孙蛟.复旦大学. 2006
[5]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D]. 苏江明.复旦大学. 2004
[6]现代企业区位选择研究[D]. 苏重基.四川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状况分析[D]. 陈云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2]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区位因素研究[D]. 张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3]跨国企业在上海的地区总部及其效应[D]. 王解宇.华东师范大学. 2005
[4]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市经济的影响研究[D]. 刘媛媛.北京工业大学. 2005
[5]跨国公司在华地区总部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D]. 李健.东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40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40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