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师资量有效性分析:基于长三角与京津冀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1:16
相较教育资本投入作为唯一解释变量的教育投资回报模型,以高等教育为例提出了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和高等教育人力投入(师资量)的双解释变量模型。基于该模型,对长三角和京津冀两个城市群六个省份的高等教育资源投入进行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主要如下:第一,对京津冀三省只有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对地区经济表现出显著影响,而长三角三个省份高等教育资本投入与高等教育人力投入都对地区经济有显著影响。第二,京津冀三省高等教育资本投入有效率略高于长三角三省。第三,建议经济基础好、教育水平偏低的省份(如沿海省份)可以加大高等教育资本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有效性;高等教育经费充沛的省份(如北京、天津等),GDP对教育经费投入已经缺乏弹性,可以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能力。
【文章来源】:商业经济. 2020,(0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Hausman Test检验结果
从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来看,六个省份中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由高到低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河北。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呈现跨越式发展,江浙沪,尤其是浙江和江苏,呈现平缓向上的发展。从生师比看,逐年呈上升趋势的为天津,即高等教育师资日趋紧张;逐年呈下降趋势的为浙江,即高等教育师资投入幅度逐年增强,师资充沛;综合近十年来看,师资最为充沛的为江苏省。(二)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有效性
经比较可以发现,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在京津冀地区对经济发展影响更大,而在长三角地区教育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平缓,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更为广泛,其中也包括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三、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王奔,晏艳阳. 经济地理. 2017(02)
[2]“新农合”、教育程度与农村居民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面板分析[J]. 邹薇,宣颖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3]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研究[J]. 赵显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1)
[4]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结果[J]. 孙玉环,季晓旭. 地理研究. 2014(06)
[5]基于双胞胎数据的教育收益率估计[J]. 孙志军. 经济学(季刊). 2014(03)
[6]基于菲德模型的我国教育外溢效应面板估计[J]. 刘国余. 地方财政研究. 2014(03)
[7]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J]. 陈纯槿,胡咏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8]教育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J]. 陈刚,李树. 中国人口科学. 2011(03)
[9]政府教育投资经济贡献评价及对策研究[J]. 李红波.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10(01)
[10]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 姚先国,张海峰. 经济研究. 2008(05)
本文编号:3541331
【文章来源】:商业经济. 2020,(0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Hausman Test检验结果
从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来看,六个省份中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由高到低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河北。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津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呈现跨越式发展,江浙沪,尤其是浙江和江苏,呈现平缓向上的发展。从生师比看,逐年呈上升趋势的为天津,即高等教育师资日趋紧张;逐年呈下降趋势的为浙江,即高等教育师资投入幅度逐年增强,师资充沛;综合近十年来看,师资最为充沛的为江苏省。(二)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有效性
经比较可以发现,高等教育资本投入在京津冀地区对经济发展影响更大,而在长三角地区教育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平缓,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更为广泛,其中也包括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三、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王奔,晏艳阳. 经济地理. 2017(02)
[2]“新农合”、教育程度与农村居民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的面板分析[J]. 邹薇,宣颖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3]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研究[J]. 赵显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01)
[4]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结果[J]. 孙玉环,季晓旭. 地理研究. 2014(06)
[5]基于双胞胎数据的教育收益率估计[J]. 孙志军. 经济学(季刊). 2014(03)
[6]基于菲德模型的我国教育外溢效应面板估计[J]. 刘国余. 地方财政研究. 2014(03)
[7]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J]. 陈纯槿,胡咏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8]教育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J]. 陈刚,李树. 中国人口科学. 2011(03)
[9]政府教育投资经济贡献评价及对策研究[J]. 李红波.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10(01)
[10]教育、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差异[J]. 姚先国,张海峰. 经济研究. 2008(05)
本文编号:3541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4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