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产业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8 17:43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将集中表现为各区域之间的产业竞争,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将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何科学评价和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准确把握区域产业在国内市场或区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状态及程度等,已经成为政府制定区域产业发展和贸易政策,对区域经济进行必要干预和调控的基本依据。本文研究的经济领是吉林省,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内一些发达的沿海省份来比,还有很大差距。缺乏优势产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吉林省整体经济发展。本文在研究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分析方法,旨在找出吉林省具有优势的产业和竞争力强的产业,以此来促进吉林省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现阶段,研究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方法数不胜数,而偏离—份额法在区域经济问题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个方法根据其数学原理,探讨一个城市或区域经济问题,必须以一个更大的区域即所在大区或全国的经济变量为基准,构造经济指标。在已有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运用上,主要将其应用于某一个产业的独立分析,而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文献还很少见。本文在研...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 区域产业竞争力
(二) 区域产业竞争力成因理论
三、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介评
(一)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产生及应用
(二)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介绍
(三) 经过修正的动态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介绍
(四)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优点和缺陷
四、吉林省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 吉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 吉林省产业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三) 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
(四) 绘制偏离—份额分析图
五、对策及建议
(一) 增强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二) 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主创新的国家产业技术进步策略研究[J]. 刘静,黄志刚,周兆芳. 价格月刊. 2007(05)
[2]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J]. 史春云,张捷,高薇,杨旸.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3)
[3]偏离-份额分析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 王艳平.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4]偏离-份额法的修正及中国工业竞争力分析[J]. 姚芳,周密,孙林岩. 软科学. 2005(06)
[5]基于SSM的福建省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研究[J]. 吴得文. 热带地理. 2005(03)
[6]洛阳制造业的偏离—份额分析[J]. 冯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 朱锡斌,魏庆伟.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5(03)
[8]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J]. 杨文举. 生产力研究. 2005(03)
[9]国外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J]. 朱春奎. 生产力研究. 2004(01)
[10]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 谭克,路瑶. 当代财经. 2003(05)
博士论文
[1]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李明中.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54466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一) 区域产业竞争力
(二) 区域产业竞争力成因理论
三、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介评
(一)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产生及应用
(二)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介绍
(三) 经过修正的动态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介绍
(四)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优点和缺陷
四、吉林省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 吉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 吉林省产业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三) 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
(四) 绘制偏离—份额分析图
五、对策及建议
(一) 增强优势产业的竞争力
(二) 推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自主创新的国家产业技术进步策略研究[J]. 刘静,黄志刚,周兆芳. 价格月刊. 2007(05)
[2]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J]. 史春云,张捷,高薇,杨旸.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3)
[3]偏离-份额分析在区域经济中的应用[J]. 王艳平.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4]偏离-份额法的修正及中国工业竞争力分析[J]. 姚芳,周密,孙林岩. 软科学. 2005(06)
[5]基于SSM的福建省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研究[J]. 吴得文. 热带地理. 2005(03)
[6]洛阳制造业的偏离—份额分析[J]. 冯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 朱锡斌,魏庆伟.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5(03)
[8]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J]. 杨文举. 生产力研究. 2005(03)
[9]国外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J]. 朱春奎. 生产力研究. 2004(01)
[10]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 谭克,路瑶. 当代财经. 2003(05)
博士论文
[1]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李明中.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54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55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