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1 12:56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组织由节点、渠道、流、基质、层次以及网络六个部分组成。节点和通道是形成空间结构骨架的物质要素,流、等级、域面和网络是形成空间属性的功能要素。区域内的城镇体系可以看成是不同等级的城镇、通过各种通道,使物质在不同城市间实现交换,从而形成比较复杂的城镇网络体系。文章主要是基于这六大要素,采用主成分分析、分形分析、因子分析等分析方法,以及城市流强度模型、断裂点模型、交通综合通达度等模型,系统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研究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条件良好、增长极作用开始显现,但与周边省份相比仍处于经济的“低谷”;城市首位度过高,城镇人口规模结构不合理,小城市比重过大、中间城市出现断层,但用地规模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城市辐射范围小,城镇分布相对分散;城镇综合通达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存在东西差异;城市流强度以南昌市为核心、层级差异化、极化的发展态势,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影响城市流强度的主要因素;城镇空间布局集中于交通干线,交通网络连通度较好,但还有优化的趋势;城镇基本形成了“一核、两圈、三轴线、四带、五心”的城镇空间网络分布格局。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2 相关基本概念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4 研究方法
    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一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分析
    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范围
    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基础条件
第二章 鄱阳湖生态区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2.1 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分析
    2.2 城市用地规模结构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节点特征分析
    3.1 节点空间分布特点
    3.2 节点发展水平
    3.3 主要节点辐射范围
    3.4 城镇轴线分布发展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地域空间特征分析
    4.1 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地域分异
    4.2 城镇体系分布中心的地域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分析
    5.1 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模型
    5.2 综合交通可达性计算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流强度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指标选取
    6.3 城市流强度
    6.4 城市流强度的历年变化与趋势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网络特征分析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分形特征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镇体系空间网络结构研究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J]. 黄晓燕,曹小曙,李涛.  地理研究. 2011(06)
[2]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 王晓文,王强,伍世代,李婷婷,徐玲琳,罗玮祥.  地理科学. 2011(03)
[3]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 赵雪雁,江进德,张丽,侯成成,李昆阳.  经济地理. 2011(02)
[4]汶川地震重灾区交通通达性分析[J]. 杨钟贤,刘邵权,苏春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12)
[5]大都市区的发展及其规划[J]. 陆大道.  经济地理. 2009(10)
[6]论从地税角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J]. 张跃贵.  当代经济. 2008(09)
[7]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J]. 金凤君,王成金,李秀伟.  地理学报. 2008(08)
[8]中国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等级差异变动特征[J]. 曹小曙,张利敏,薛德升,王大鹏.  地理学报. 2007(10)
[9]内蒙古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J]. 毕其格,宝音,李百岁.  地理研究. 2007(05)
[10]甘肃省城市经济辐射区及其经济协作区研究[J]. 南平,姚永鹏,张方明.  人文地理. 2006(02)

硕士论文
[1]基于区域联系分析的浙中城市群结构特征研究[D]. 江佳遥.浙江大学 2010
[2]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镇体系时空结构研究[D]. 李春慧.山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0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20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