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论区域金融安全

发布时间:2022-02-12 01:48
  金融风险的存在是金融运行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扩散性和巨大的危害性。从现阶段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我国尚不会发生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但区域性、局部性的金融风险已经在一些地方出现。因此,防范、化解区域性、局部性的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安全应是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区域金融安全是指根据一定经济区域内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和走向,以区域内各级金融监管部门为主导,以各级金融机构为实施主体,依照法律、法规采取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区域内金融风险,实现区域内金融体系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使金融业的风险因素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该区域内社会信用、经济秩序等外部环境总体上满足金融机构安全运行的需要。区域金融安全应当是在单个金融机构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实现金融业的整体安全,它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是金融机构布局合理;二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三是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健全;四是金融秩序相对稳定;五是社会信用关系良好;六是金融监管高效有力。研究和促进区域金融安全,对确保区域内金融体系的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第一节 :为何要研究区域金融安全
    一、 现阶段我国尚不会发生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一) 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社会扩散性和巨大的危害性
        (二) 现阶段我国不会发生全局性、系统性金融风波
        (三) 区域性、局部性金融风险应引起我国高度重视
    二、 对区域金融及区域金融安全的分析
        (一) 区域金融的概念及特征
        (二) 区域金融的差异及安全目标
        (三) 区域金融安全的内涵及目标
    三、 区域金融监管及其目标模式分析
        (一) 关于区域金融监管的一般性分析
        (二) 区域性金融监管及目标模式
    四、 研究区域金融安全的意义及作用
第二节 :当前我国区域金融不安全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 当前区域金融不安全的表现
    二、 区域金融不安全的原因分析
        (一) 当前我国区域金融风险的特点
        (二) 区域金融不安全的原因探析
第三节 :如何应对区域金融安全
    一、 建立健全和完善区域内多层次的有效金融监管体系
    二、 建立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体系
    三、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四、 健全金融机构破产机制,实现金融机构重组
    五、 创建金融安全区要有相应的外部条件给予保障和支撑
    六、 创建金融安全区需要处理好一系列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思考[J]. 谢庆健.  中国金融. 2000(07)
[2]区域金融安全及监管目标模式[J]. 陈松林.  中国金融. 2000(02)
[3]我国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制度性成因及对策[J]. 孙立.  农村金融研究. 1999(05)
[4]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J]. 徐良平.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1)
[5]转轨时期金融风险的防范对策[J]. 刘银凤.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1)
[6]论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J]. 江其务.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1)
[7]中央银行在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J]. 马蔚华.  海南金融. 1998(10)
[8]中国隐性金融研究[J]. 巴曙松,韩强,曹海珍.  金融信息参考. 1998(05)



本文编号:3621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621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a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