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各国经济竞争的主要领域。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并没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推动海洋资源开发的平台以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载体。随着中外相关渔业协定的生效,我国海洋经济,特别是渔业的发展空间急速缩减。面对渔民转产转业的严峻形势,构建渔港经济区的资源开发模式成为促进渔业产业化发展、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港区城市化进程、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渔港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完善经营管理体制,构建海洋产业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对保障我国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和海洋生态良性循环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并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运用渔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对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渔港经济区发展的研究文献,理清了渔港经济区发展的脉络,总结了国际渔港经济区发展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旨在提出适合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的模式,并在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中加以应用和检验。为此,论文在以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首先从阐述渔港经济区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入手,分析渔港经济区的发展特征和构建的现实意义。第二步分两章进行:第三章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渔港经济区发展经验,从政策支持、规划布局、管理体系、资金保障、民间组织等几个方面得出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构建的内在规律;第四章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查阅档案等方法,回顾我国个别地区渔港经济区发展历程,总结描绘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现状,并进行分析。第三步对现有的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归纳,提出传统产业主导模式、水产品贸易主导模式、休闲产业主导模式、政府规划推动模式四种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并分析决定发展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最后在总体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并从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的构建与优化角度出发,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渔港经济区的构建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研究渔港经济区规划布局、倡导建设多功能渔港、发展休闲渔业等方面的文献虽多,但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构建渔港经济区的四大发展模式,及优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渔港经济区 发展模式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0 绪论12-23
- 0.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12-14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9
- 0.2.1 有关海洋经济及海洋经济区的研究14-15
- 0.2.2 有关渔港建设及渔港经济区发展的研究15-18
- 0.2.3 研究现状评述18-19
- 0.3 研究方法、思路及主要内容19-22
- 0.3.1 研究方法19-20
-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20-21
- 0.3.3 研究内容21-22
- 0.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22-23
- 0.4.1 可能的创新点22
- 0.4.2 不足之处22-23
- 1 渔港经济区的概念及理论阐述23-29
- 1.1 渔港23-25
- 1.1.1 渔港的概念23-24
- 1.1.2 渔港的功能24-25
- 1.2 渔港经济区25-29
- 1.2.1 渔港经济区的概念25-26
- 1.2.2 发展渔港经济区的现实意义26-27
- 1.2.3 渔港经济区的特征27-29
- 2 渔港经济区发展经验借鉴29-37
- 2.1 美国29-30
- 2.2 日本30-32
- 2.3 韩国32-33
- 2.4 我国台湾地区33-34
- 2.5 我国沿海地区34-37
- 3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现状分析37-45
- 3.1 我国渔港建设及渔港经济发展的历程37-39
- 3.2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现状概述39-40
- 3.2.1 浙江省渔港经济区发展概况39
- 3.2.2 广东省渔港经济区发展概况39-40
- 3.2.3 其他省份渔港经济区发展概况40
- 3.3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现存问题分析40-45
- 4 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的类型45-52
- 4.1 选择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原则45-47
- 4.2 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的类型47-52
- 4.2.1 传统产业主导模式47-48
- 4.2.2 水产品贸易主导模式48-49
- 4.2.3 休闲产业主导模式49-50
- 4.2.4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模式50-52
- 5 优化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52-59
- 5.1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优化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52-53
- 5.2 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优化的基本原则53-54
- 5.3 优化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对策建议54-59
- 6 结论与展望59-61
- 6.1 结论59-60
- 6.2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历65
- 发表的学术论文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苗苗;川渝经济区建设初探[J];生态经济;2005年02期
2 卢展工;;林业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J];绿色中国;2007年15期
3 邢晓燕;李秀义;;从竞争到竞合——区域经济区背景下福建发展模式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周文兴;三峡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抉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 徐团团;何剑伟;;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一体化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6 李江南;;乌昌经济区耕地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03期
7 鲁西奇;历史时期汉江流域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J];中国农史;1999年01期
8 王东岳;刘玮琳;;滇中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绿色科技;2012年04期
9 曾江;张明举;湛果;;川南经济区中泸州市行业发展方向和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10 郁鹏;;关中-天水经济区农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产业布局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永平;周亮;王世金;;低碳经济与水资源短缺背景下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整合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杨波;;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社会发展研究报告[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贾占军;;创新政府服务理念 助推关天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4 梁鑫;周宏;;统筹城乡发展 稳固“关天”经济区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冀源溪;;推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体制创新研究[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宏波;;论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的障碍及合作机制的建构[A];宝天论坛论集[C];2013年
7 霍卫平;;抢抓《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机遇促进规划经济区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建议——民革天水市委会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樊卫宾;;天水及陇东南地区经济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9 彭国斌;李冠中;;试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进程中宝鸡天水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一体化建设[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宏波;;论关中——天水经济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的障碍及合作机制的建构[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文章;支持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2 记者 尹婷婷;上半年成都经济区经济总量增长15.3%[N];成都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欣瑶;全省高校支持关天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举行[N];甘肃日报;2011年
4 记者 吕晟君 邵其珍;打破行政“壁垒”推进兰西经济区建设[N];兰州日报;2012年
5 时报记者 张维维;空港经济区变身宜居现代新城[N];滨海时报;2012年
6 记者 马林峰 通讯员 考晓东 孙晓亮;创新驱动经济区持续稳定发展[N];潍坊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杨宁筠;北部湾经济区交上一份“优异”答卷[N];南宁日报;2009年
8 孙连山;辽滨经济区经济建设实现首月开门红[N];盘锦日报;2009年
9 郑荣;成都经济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获重大成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10 记者 刘志良 雷和平 通讯员 李丹;人行西安分行 多措并举支持经济区发展[N];金融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荔;经济区客运量预测与综合枢纽布局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王傜萱;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叶航欣;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法治建设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董欣;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汤奇峰;四川成都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镉生态安全性预测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秉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郭婷婷;厦漳泉经济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3 刘承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利用情况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黄馨;陕甘宁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文美;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瑞娟;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张小丽;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俞淮深;中国经济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周幸华;成都经济区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秦倩;成都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7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