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自贸区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4-02-04 20:0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发展的眼光看,今后国际经济关系将由国家之间的较量转向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由国家之间的谈判、协商逐步转变为区域组织之间的经济协调。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计划,与东盟十国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正在实施过程中。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的典型案例,为经济发展差异很大的国家间如何进行紧密型合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范本。 中国与东盟十国,除新加坡以外,都属发展中国家,工业多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尽管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一些方面处于同一层次,但双方在经济结构和资源方面的差异也非常明显,在经济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上具有明显的互补性,这成为中国与东盟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条件。 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相互依赖经济理论入手,首先阐述了自由贸易区机制将如何为成员国带来政治和经济利益,进而介绍并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内容、特点、和运行机制,得出保证其成功运行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机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的借鉴意义。最后,针对如何积极务实的...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背景
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1 相关理论综述
1.1 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1.2 相互依赖经济理论
2 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与运行机制
2.1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历程
2.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
2.3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2.3.1 经济互补性
2.3.2 有差别的消除贸易壁垒安排
2.3.3 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情况
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现状和制度化机制
3.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发展状况
3.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度表
3.1.3 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
3.2 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互补情况
3.2.1 中国与新加坡、文莱的经济互补性
3.2.2 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的经济互补性
3.2.3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的经济互补性
4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比较、借鉴与对策
4.1 比较与借鉴之一:积极务实的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4.2 比较与借鉴之二:制度建设
4.2.1 组织机构
4.2.2 争端解决机制
4.3 比较与借鉴之三:经济互补性
4.4 比较与借鉴之四:农产品和农业结构
结论
缩写词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895772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背景
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框架
研究方法
1 相关理论综述
1.1 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1.2 相互依赖经济理论
2 北美自由贸易区:特点与运行机制
2.1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历程
2.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
2.3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2.3.1 经济互补性
2.3.2 有差别的消除贸易壁垒安排
2.3.3 完善的争端解决机制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实情况
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现状和制度化机制
3.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发展状况
3.1.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度表
3.1.3 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
3.2 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互补情况
3.2.1 中国与新加坡、文莱的经济互补性
3.2.2 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的经济互补性
3.2.3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的经济互补性
4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比较、借鉴与对策
4.1 比较与借鉴之一:积极务实的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4.2 比较与借鉴之二:制度建设
4.2.1 组织机构
4.2.2 争端解决机制
4.3 比较与借鉴之三:经济互补性
4.4 比较与借鉴之四:农产品和农业结构
结论
缩写词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3895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389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