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集聚已逐渐成为当代企业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金融集聚也成为了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金融集聚区的创建,一方面以健全的区域金融运行机制为依托,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发挥自身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从而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优化产业结构都具有着深远的影响。自1997年重庆被设立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凭借着其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地缘优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和升级。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继而2007年被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全体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金融机构网点数和金融从业人员数等指标在中西部地区均名列前茅,金融集聚日趋明显。伴随着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金融资源不断集聚,金融集聚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必将加快重庆市金融全球化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步伐。本文基于金融集聚的视角,借鉴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通过实证分析重庆市金融各子行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并对其影响效应进行求证,全面科学的探究金融业的集聚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从而为有效的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相应的政策指导。主要内容包括:(1)从理论层面概述了金融集聚的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以及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2)对重庆市金融集聚的总体状况、行业分布特征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测评重庆金融集聚的综合指标值,并对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演进轨迹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3)通过计算区位熵对重庆市金融各子行业进行测度,通过协整检验研究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均衡影响,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短期内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的效应,对重庆市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而证明了重庆市金融各子行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4)在结合当前重庆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背景下,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1)直辖以来,重庆市金融集聚的程度越来越高;(2)将重庆市金融集聚程度与西南地区其他三个省份作对比,发现四川省的金融集聚的程度最高,其次是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排名最后;(3)重庆市金融产业中银行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最大:(4)证券市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5)保险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有益”的抑制作用。本文的政策建议有:(1)加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增强金融集聚辐射功能;(2)加强金融创新,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3)提高信贷使用效率,发挥信贷市场的支持作用;(4)发展证券及保险市场,提高两个市场的融资效率:(5)完善金融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金融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重庆市金融业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7;F127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1章 总论10-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9
- 1.2.1 国外研究动态12-14
- 1.2.2 国内研究动态14-18
- 1.2.3 文献评述与本文特色18-19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19-20
- 1.3.1 研究思路19
- 1.3.2 研究内容19-20
- 1.4 研究方法及资料20-22
- 1.4.1 研究方法20-21
- 1.4.2 研究资料21-22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22-30
- 2.1 产业集聚理论22-24
- 2.1.1 产业区理论22-23
- 2.1.2 区位选择理论23
- 2.1.3 新竞争优势理论23-24
- 2.1.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24
- 2.2 金融发展理论24-27
- 2.2.1 金融供给需求理论24-25
- 2.2.2 金融结构理论25-26
- 2.2.3 金融深化理论26-27
- 2.2.4 金融约束理论27
- 2.3 产业结构理论27-30
- 2.3.1 配第一克拉克定律27-28
- 2.3.2 库兹涅茨理论28
- 2.3.3 霍夫曼比例28-29
- 2.3.4 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29
- 2.3.5 钱纳里等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29-30
- 第3章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30-42
- 3.1 金融集聚的内涵、演化过程及其效应分析30-34
- 3.1.1 金融集聚的内涵30-31
- 3.1.2 金融集聚的演化过程31-33
- 3.1.3 金融集聚的效应分析33-34
- 3.2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34-37
- 3.2.1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34-35
- 3.2.2 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35-37
- 3.3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37-42
- 3.3.1 资本形成机制37-38
- 3.3.2 资金导向机制38-39
- 3.3.3 信用催化机制39
- 3.3.4 产业整合机制39-40
- 3.3.5 风险补偿机制40-42
- 第4章 重庆市金融集聚和产业结构现状分析42-58
- 4.1 重庆市金融集聚的现状及特征42-47
- 4.1.1 重庆市金融业总体发展状况42-44
- 4.1.2 重庆市金融集聚行业分布特征44-45
- 4.1.3 重庆市金融集聚地区分布特征45-47
- 4.2 基于因子分析的重庆市金融集聚测度47-52
- 4.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7-49
- 4.2.2 金融集聚度量的因子分析法49-52
- 4.3 重庆市金融集聚程度与西南地区其他省份的对比52-53
- 4.4 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及演进轨迹53-58
- 4.4.1 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53-54
- 4.4.2 重庆市工业结构现状及演进分析54-55
- 4.4.3 重庆市第三产业结构现状及演进分析55-56
- 4.4.4 重庆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56-58
- 第5章 重庆市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58-68
- 5.1 模型设定58-59
- 5.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59-62
- 5.2.1 变量说明59-61
- 5.2.2 数据选择及来源61-62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62-66
- 5.3.1 ADF检验62-63
- 5.3.2 协整检验63-64
- 5.3.3 误差修正模型64-65
- 5.3.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65-66
- 5.4 结论性评价66-68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68-74
- 6.1 主要研究结论68-69
- 6.2 政策建议69-71
- 6.2.1 加强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增强金融集聚辐射功能69
- 6.2.2 加强金融创新,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69-70
- 6.2.3 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发挥信贷市场的支持作用70
- 6.2.4 发展证券及保险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效率70-71
- 6.2.5 完善金融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71
-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71-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80-82
- 附表82-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泰;徐沈;;金融集聚变动趋势实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胡国晖;郑萌;;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动因及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04期
3 傅斌;;区域金融集聚机制的延伸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商贸;2013年20期
4 蔡苏文;刘仪杰;;青岛市金融集聚的效应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10期
5 肖龙坚;;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的动因及机理研究[J];中国商贸;2013年31期
6 黄解宇;张志刚;;金融集聚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探析[J];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刘军;黄解宇;曹利军;;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8 黄解宇;;金融集聚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1期
9 张世晓;王国华;;区域金融集聚竞争实证研究——基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虫口模型的仿真分析[J];时代金融;2009年02期
10 黎平海;王雪;;基于金融集聚视角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丛正;;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金融集聚效应分析[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2 孙宪华;李娜;;天津市金融集聚与产业传导的关联[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3 刘焕;任燕燕;;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4 崔慧霞;;空间结构转型与广东金融集聚机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宜庆;田婷婷;;城市金融集聚与要素流动空间耦合关系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开权 记者 柏建波;我市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N];淮安日报;2013年
2 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刘婷婷;上城金融集聚引浙商[N];浙江日报;2014年
3 通讯员 钱年华 林厚彬 记者 李思颖;河西金融集聚区入驻机构昨领“红包”[N];南京日报;2009年
4 述而;中山金融集聚需走差异化路径[N];中山日报;2010年
5 陈蜜 苏静静;着力建设两大金融集聚区[N];温州日报;2011年
6 实习生 宇彤 记者 默然;早日建成金融集聚区[N];扬州日报;2011年
7 实习生 宇彤 记者 默然;广陵新城将崛起金融集聚区[N];扬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舒小波 梁耀予;高起点打造金家林金融集聚区[N];绵阳日报;2012年
9 记者 王玉平 实习生 党硕;银川高起点建设金融集聚区[N];宁夏日报;2014年
10 记者 侯爱敏;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效应日趋明显[N];郑州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朋;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宗晓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集聚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任淑霞;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丁艺;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刘红;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昕;天津金融集聚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王慧海;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林典如;广州市金融集聚竞争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4 傅悦;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欧胜雄;成都市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及优化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刘奕彤;重庆市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李攻;金融集聚、地区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蕊;新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产业空间集聚的格局演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袁晓霞;金融集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王雪;基于金融集聚视角的广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4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5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