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金融排除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本文关键词:县域金融排除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区金融排除是改善金融普惠性水平和区域经济协调性的重要挑战。构建了金融排除的综合定量评价体系,在县级尺度上对2001年和2010年江苏省金融排除格局及其演变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县域金融排除状态总体发生改善,但部分县市的金融环境仍然较为恶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信息化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区别、地理区位差异等因素是导致金融排除的主要原因,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继续发展微观金融和加强政府引导是降低金融排除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发展研究院;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金融排除 普惠金融 县域 江苏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6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L04B01)资助
【分类号】:F832.7
【正文快照】: —、弓I言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拉开了金融体制改革大幕,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逐步确立了以市场为主导的经营策略。伴随着城乡和区域差距的不断拉大,金融服务的空间配置不均问题开始显现,又反过来对城乡和区域差距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近年来中央先后提出“构建多层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琪;彭江波;;“以存定贷”与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山东省例证[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2 董晓林;徐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2年09期
3 王修华;马柯;王翔;;关于我国金融排斥状况的评价[J];理论探索;2009年05期
4 徐少君;金雪军;;国外金融排除研究新进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年09期
5 万春;邱长溶;;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最优自愿性储蓄率分析——从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角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6 贝多广,黄为,李京晔;金融发展的金融相关比率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均坦;耿欣;彭江波;;市场风险约束下城市商业银行的最优规模研究[J];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2 朱迪星;;后改革时期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目标研究[J];上海金融;2013年12期
3 刘文;王腾飞;;广西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效果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年34期
4 杨雪;王瑶;;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条件排斥的角度[J];现代商业;2013年34期
5 肖菲;;农户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34期
6 袁树红;;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J];青海金融;2013年11期
7 杨德勇;田园;;区域差异视角下我国金融排斥的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大经济区域的划分[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何梦晓;;中美金融发展水平与实体经济相关性的实证分析、原因探究及模型修正[J];征信;2013年10期
9 刘长庚;田龙鹏;陈彬;戴克明;;农村金融排斥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10期
10 张蕾;;基于金融相关比率检验我国金融发展进程[J];中国投资;2013年S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江波;孙军;唐功爽;;对当前农信社差别化准备金政策的探讨——以山东省为例[J];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2 高沛星;王修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04期
3 王修华;;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排斥与破解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07期
4 王修华;曹琛;程锦;胡冠学;;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许圣道;田霖;;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7期
6 邢春冰;;分位回归、教育回报率与收入差距[J];统计研究;2008年05期
7 何德旭;饶明;;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田霖;;金融排斥:中原崛起的机遇与挑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08期
9 田霖;;我国金融排除空间差异的影响要素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4期
10 李宏瑾;;中央银行、信用货币创造与“存差”——兼对近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操作行为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银行蓬莱市支行课题组;县域金融的发展思路探讨[J];济南金融;2001年10期
2 丁峰 ,宋训兰 ,祝元民;县域金融支持农民增收的若干思考[J];中外企业文化;2001年17期
3 李应清,徐利辉,谭志高;影响县域金融业信贷投放的主要因素[J];武汉金融;2003年05期
4 唐阳孝;对西部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J];西南金融;2003年04期
5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改善县域金融服务必须多管齐下[J];南方金融;2004年08期
6 冯伟;当前县域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7 蔡则祥,孙国锋;江苏省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发展的耦合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8 陶永诚;重构县域金融体系 防止金融资源外流[J];经济师;2005年07期
9 邢中成;增强县域金融服务能力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农村天地;2005年10期
10 钱水土,俞建荣;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看我国县域金融体系的重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明;;县域金融功能弱化及改革路径选择[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建兴;;强力打造县域金融服务新平台 开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新局面——对宝鸡市县域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调查[A];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九届金融征文获奖论文集[C];2011年
3 淮安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如何支持城乡经济发展[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超;;我国县域金融现状分析与融资创新思考[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5 张燕;张汉江;;湖北省县域金融支农的经济法探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玲;山东召开县域金融发展座谈会[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1年
2 蔡熙华;县域金融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3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 郭建民;重构县域金融体系[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吴红军;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加强县域金融监管?[N];金融时报;2012年
5 记者 邓志娟 特约记者 焦亚邱 通讯员 丁建国;专家学者探讨县域金融生态优化[N];西江日报;2012年
6 杨斌;强化县域金融对接 积极助推城镇化进程[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年
7 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邓智毅;重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N];湖北日报;2013年
8 经报记者 黄晓英;滇力推县域金融改革创新与服务便利化[N];云南经济日报;2014年
9 杨齐利;县域金融的不足与对策[N];上海金融报;2004年
10 王显金;创新 决胜县域金融竞争[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问兰;县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2 王旭红;我国县域金融的结构、效率与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3 石盛林;我国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高雄伟;县域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郭新明;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安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艳娜;山东县域金融发展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2 唐棠;湖南省县域金融运行与其环境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薛欢;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县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4 孙登云;宁夏县域金融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马丽;县域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6 刘晴;我国县域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提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7 汪敬渊;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高兵;新农村建设中的县域金融管理[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陈志强;县域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陈胜军;县域金融萎缩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县域金融排除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8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45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