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区域经济与交通优势度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区域经济与交通优势度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分析
【摘要】:以福建省67个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福建省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福建省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交通优势度区域差异明显,省内交通发展地区不平衡,总体上东部沿海地区交通优势度较高,西部偏低,呈明显的圈层结构,从沿海中部到内陆及南北两端地区的优势度逐渐减小。第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资源地区的发展略高于内陆地区。第三,基础设施交通发展水平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差异化,但多数地区处于中度协调或良好协调发展状态,高度协调的地区较少。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优势度 耦合关系 福建省
【分类号】:F127;F512.7
【正文快照】: 一个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决定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交通运输方式或运输干线的枢纽度及密集度,方便了整个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贸易交流。交通基础的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交通网络可达性的提高将对区域发展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因此,研究交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旗韬;张虹鸥;叶玉瑶;陈伟莲;陈静;;广东省交通优势度及空间差异[J];热带地理;2012年06期
2 王利;李玉森;;辽宁省县域交通优势度评价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年06期
3 王晓杰;陈卫平;王静;沈亚平;卞新民;;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农作模式优势度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4 孟德友;沈惊宏;陆玉麒;;河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及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科学;2014年03期
5 孙威;张有坤;;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6 朱利群;王静;李静;卞新民;;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作物生产发展外显优势度评价[J];资源科学;2010年01期
7 王成新;王格芳;刘瑞超;姚士谋;;区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证——以山东省为例[J];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8 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关于江苏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优势度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4年11期
9 李松志;冉红;;基于集中与优势度的云南省制造业集聚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2期
10 王昆;王珊;孔宪娟;宁亮亮;焦志敏;;基于空间分析的区位优势度模型及其应用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泽明;云南省县域交通优势度评价[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晓杰;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严谦;工程争端谈判研究:权力来源与权力感知[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2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53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