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指标体系构建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07:08

  本文关键词: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指标体系构建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兰州市 指标体系构建 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优化配置评价 水资源承载力


【摘要】:为了进行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分别采用复合系统计算公式、线性规划法、模糊识别法和模糊综合模型依次对兰州市的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规划年2020年不同用水保证率(多年平均、50%、75%、90%)情况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评价以及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进行了具体计算。结果表明,①目前兰州市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D=0.5364,该值表明目前兰州市水生态综合指数处于一般水平,从量化指标标准评价值分析可知,造成兰州市水生态文明指数偏低的瓶颈因素有: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污水处理率、植被覆盖率等指标评价值偏低造成。②经优化配置后的分配结果(多年平均)与预测结果相比工业用水量减少了1.3635×108m3,农业用水量和生态用水量分别增加了1.1260×108m3和0.2375×108m3,生活用水量保持不变,该分配结果有利于实现兰州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水生态的协调发展。③频率为多年平均、50%、75%、90%、时的评价等级V值依次为:V(多年平均)=2.7995;V(50%)=2.7111;V(75%)=2.4797;V(90%)=2.0882。说明在规划年不同频率下的配置结果均属于较支持与基本支持之间,因此获得的水资源配置结果是合理的,且该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④兰州市目前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a=0.25,在V1与V2之间。故目前兰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弱,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兰州市的缺水严重。综上所述,提出开展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有:①水资源的节约和水环境的修护是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②切实实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具体措施;③加强水资源集约利用。④提高水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和需求管理。
【关键词】:兰州市 指标体系构建 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优化配置评价 水资源承载力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V213.4
【目录】:
  • 摘要2-3
  • Summary3-7
  • 第一章 绪论7-15
  •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7
  • 1.2.生态文明的含义7-8
  • 1.3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8-9
  • 1.4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9-10
  • 1.4.1 研究现状9-10
  • 1.4.2 发展趋势10
  • 1.5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10-11
  • 1.6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11
  • 1.7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1-12
  • 1.8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12
  • 1.9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12
  • 1.10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1.1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3-15
  • 第二章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15-25
  • 2.1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15
  • 2.2 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15
  • 2.3 水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15-16
  • 2.4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构建16
  • 2.5 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权重计算16-20
  • 2.5.1 层次分析法介绍[11-12]17-18
  • 2.5.2 层次结构模型18
  • 2.5.3 判断建立判断矩阵18
  • 2.5.4 权重的计算18-19
  • 2.5.5 层次单一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19
  • 2.5.6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19-20
  • 2.6 水生态指标判断矩阵的构造及其一致性检验20-22
  • 2.6.1 总层次权重排序20-21
  • 2.6.2 层次权重排序21-22
  • 2.6.3 总层次一致性检验22
  • 2.7 水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水平的计算22-24
  • 2.7.1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15]22-23
  • 2.7.2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指数评价23-24
  • 2.8 本章讨论与小结24-25
  • 第三章 兰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25-39
  • 3.1 兰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容和意义25
  • 3.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研究方法25
  • 3.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25-26
  • 3.4 兰州市水资源利用现状26
  • 3.5 兰州市供需水状况26-28
  • 3.5.1 兰州市供水量26-27
  • 3.5.2 兰州市需水量27-28
  • 3.5.3 兰州市水资源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28
  • 3.6 兰州市需水量预测28-30
  • 3.6.1 预测方法28-29
  • 3.6.2 灰色预测GM(1,1)模型29-30
  • 3.6.3 需水量预测30
  • 3.7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30-35
  • 3.7.1 效益系数的确定[32-33]30-31
  • 3.7.2 目标函数数量化31-32
  • 3.7.3.系数权重的确定32-34
  • 3.7.4 模糊多目标综合效益系数确定34
  • 3.7.5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37]34-35
  • 3.8 兰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35-38
  • 3.8.1 用水部门净效益系数的确定35
  • 3.8.2 指标融合权重的确定35-36
  • 3.8.3 各用水部门综合效益系数确定36
  • 3.8.4 水资源优化配置36-38
  • 3.9 配置结果与分析38
  • 3.10 本章讨论与小结38-39
  • 第四章 兰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评价39-45
  • 4.1 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评价的意义39
  • 4.2 水资源配置结果评价的主要方法39
  • 4.3 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评价的研究思路39-40
  • 4.4 模糊识别评价模型40-41
  • 4.5 兰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评价41-44
  • 4.5.1 兰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和评价因素分级标准42
  • 4.5.2 指标权重求解42-43
  • 4.5.3 水资源配置结果评价43-44
  • 4.6 本章讨论与小结44-45
  • 第五章 兰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计算45-53
  • 5.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45
  • 5.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45
  • 5.3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意义和目的45-46
  • 5.3.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意义45-46
  • 5.3.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计算的目的46
  • 5.4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的特点46-47
  • 5.5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研究方法47
  • 5.6 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47-49
  • 5.7 兰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49-52
  • 5.7.1 兰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49
  • 5.7.2 兰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49-50
  • 5.7.3 水资源承载力的分级与量化50-51
  • 5.7.4 兰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51
  • 5.7.5 权重计算51
  • 5.7.6 兰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的计算51-52
  • 5.8 结果与分析52
  • 5.9 本章讨论与小结52-5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3-56
  • 6.1 结论与讨论53-54
  • 6.2 兰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措施的提出54-55
  • 6.3 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60
  • 导师简介60-61
  • 作者简介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文献;夏自强;王鸿翔;徐建新;徐红松;;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评价[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05期

2 刘方;胡彩虹;何鹏飞;;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降水量预测模型建立及应用[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4年02期

3 陈文艳;王好芳;;基于模糊识别的流域水资源配置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4期

4 畅建霞,黄强,王义民,薛小杰;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灰色关联熵的水资源系统演化方向判别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2年11期

5 吴洁珍;王莉红;林文努;蒋欣慰;;生态环境需水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6期

6 詹卫华;邵志忠;汪升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水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水利;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542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542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3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