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木灌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
本文关键词:杂木灌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
更多相关文章: 杂木灌区 饮水安全 建设管理 质量管理 饮水工程 农村饮水 可持续利用 建设资金 建后管理 项目建设
【摘要】:介绍了杂木灌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的主要经验和作法,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长远发展效益,保证工程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单位】: 凉州区杂木河水利管理处;
【关键词】: 杂木灌区 饮水安全 建设管理 质量管理 饮水工程 农村饮水 可持续利用 建设资金 建后管理 项目建设
【分类号】:S277.7
【正文快照】: 杂木河灌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境内东南端,农村人畜饮水在历史上主要依赖涝坝水、窑水、泉水或井水。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灌区多方筹资及当地群众自筹资金先后修建了一批农村人饮解困工程,使灌区内部分群众饮水问题得到解决。目前,灌区农业人口12.01万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随良;苏生海;刘谦和;魏孔鲁;石振军;;武威市山水灌区水资源调查及水质分析报告[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2 刘学贤,丁铲,于圣青,尤兆岚;鸡霍乱口服弱毒菌株的选育及其性能的研究[J];中国家禽;1996年08期
3 罗文飞;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 促进灌区农业稳步持续发展[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1998年03期
4 李光禄;武威市杂木灌区喷灌工程的设计[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0年01期
5 王合洲;合水县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4期
6 张硕辅;实践“三个代表” 创新抗旱减灾工作[J];湖南水利水电;2002年01期
7 何德功 ,穆东;世界水论坛就改善农业用水现状提出行动计划[J];世界农业;2003年05期
8 翟浩辉;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水利工作[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年06期
9 ;关于举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论坛的启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年08期
10 翟浩辉;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国华;宫敏;;瓶装饮用水细菌学指标动态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王答相;蒋得江;段文中;;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玉功;李小琪;毛振才;;天然饮用矿泉水与人体健康[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于艳;黄启海;;浅析冠县农村饮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李加峰;马兆会;;德州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供水水源分析[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刘真道;刘蝉;;温州市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探讨[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3辑)[C];2005年
7 李代鑫;;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特邀报告[C];2005年
8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形势分析课题组;;2005年水利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9 汪恕诚;;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10 陈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水利的改革与发展[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叶志容 柯文仲;广东要为水而战[N];中国环境报;2000年
2 汪恕诚;水利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五个层次[N];中国水利报;2000年
3 王跃刚 记者 李善荣;对我省水利工作给予肯定[N];吉林日报;2000年
4 中国环境报记者 丁冬;“先污染后治理”的路仍在走[N];辽宁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陈群;水,,一个沉重的话题[N];安徽日报;2001年
6 ;“十五”基本解决全国农村严重缺水人口饮水困难[N];中国水利报;2001年
7 湖南省水利厅办公室 游建华;要坚持五个创新[N];中国水利报;2001年
8 记者 王健康 郑秋丽;为首都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措施保证[N];中国水利报;2001年
9 记者 熊和生;GSM技术实现远距离水质监测[N];科学时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师晓京;拉响食品安全的警报[N];农民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耀军;管道分质供水深度处理与消毒保鲜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道明;扬中市饮用水中优先控制有机毒物筛选及防治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2 夏光平;望虞河(锡山区)污染负荷研究水量水质模型建立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3 汤红妍;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多能场协同降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陈静;引江济太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顾静;纳米氧化物电极及其对水体中细菌的快速计数和作用机理的电化学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杨晓平;济南市南部山区景观安全格局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毅;长江三峡库区城市给水厂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钟名军;数字河道水质预警预报研究及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9 赵秋立;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沈连继;饮用水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60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56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