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10:21
本文关键词:甘肃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分布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空间自相关 空间计量模型 人口经济一致性
【摘要】: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和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人口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以甘肃省87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第四、五和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探究1990年至2010年甘肃省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格局。基于2010年甘肃省六普数据、相关自然指标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探讨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因素对县域人口分布的影响程度。基于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CPE和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数CD,对2000年和2010年甘肃省县级、地级及全省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进行分析与评价,以发现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实现人口合理再分布以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1990年至201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特征。20年间,甘肃省人口分布一直处于不均衡状态,从空间分布的总体看,西北和西南部人口规模较小,东北和东南部人口规模较大;从五大分区看,河西和甘南地区人口数量较小,陇中、陇东和陇南地区较大。对人口分布进行自相关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县域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在空间上都存在自相关,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人口数量或人口密度大的县域单元在空间上趋于相邻,人口数量或人口密度小的县域单元趋于相邻。人口数量高-高正相关的显著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陇中和陇南地区;人口密度高-高正相关的显著集聚区一直是地处陇中的省内唯一特大城市兰州市所辖的三个区:城关区、安宁区和七里河区;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低-低正相关的显著集聚区主要位于河西和甘南两大区。通过人口分布指数的分析,再次表明甘肃省入口向特定县域的集中程度较高,人口分布不均衡。(2)甘肃省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选取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4大类6项指标,利用Open GeoDa软件分别采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进行回归分析,再通过分析比较,最终选取空间误差模型为最优模型。回归结果表明:自然因素中县域平均海拔高度与人口分布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即人口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有正向作用,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密度大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而物质消费水平与人口分布成负相关关系,物质消费水平低的地区人口密度大于物质消费水平高的地区。教育和医疗等社会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大,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当地人口分布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医疗卫生条件对人口分布也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另外,历史人口基数与人口分布有显著的正向关系。(3)甘肃省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于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CPE和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数CD,对2000年和2010年甘肃省县级、地级及全省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进行了分析及评价。研究表明:2000年和201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集聚表现出较明显的经济导向性,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呈现出较明显的不一致性,并表现出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的显著特征,人口与经济的空间一致性程度逐渐改善,即人口与经济的协调性有所加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相对一致的县区零散分布于河西、陇中、陇东、陇南和甘南地区;人口集聚低于经济集聚的县域单元主要分布在人口稀少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河西地区和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兰州市的大部分县区,且10年间基本保持这一格局不变;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的县域单元主要集中在陇中、陇南和陇东地区,呈片状分布。2000年和2010年,各地区间人口经济一致性差距在缩小,河西和陇东地区的有所减弱,而陇中、陇南和甘南地区的有所加强。2000年至2010年间,就全省尺度而言,人口经济一致性程度呈增强趋势。
【关键词】:人口分布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空间自相关 空间计量模型 人口经济一致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13-14
- 1.2.1 研究目标13
- 1.2.2 研究内容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6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16
- 1.4 时空尺度与数据来源16
- 1.4.1 时空尺度16
- 1.4.2 数据来源16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16-17
- 2 文献综述17-24
- 2.1 国外文献综述17-19
- 2.2 国内文献综述19-23
-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23-24
- 3 理论基础24-29
- 3.1 人口分布及测度24-25
- 3.1.1 人口分布的内涵24
- 3.1.2 人口分布的相关指标24-25
- 3.2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25-27
- 3.2.1 自然因素26
- 3.2.2 经济因素26-27
- 3.2.3 社会因素27
- 3.2.4 人口因素27
- 3.3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27-29
- 4 研究区概况29-32
- 4.1 地理概况29-30
- 4.2 人口概况30-32
- 5 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及其空间相关性32-54
- 5.1 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32-38
- 5.1.1 人口增长速率的时空格局32-34
- 5.1.2 人口数量的时空格局34-36
- 5.1.3 人口密度的时空格局36-38
- 5.2 人口分布的空间相关性38-52
- 5.2.1 空间自相关概述38-41
- 5.2.2 人口数量的空间相关性41-47
- 5.2.3 人口密度的空间相关性47-52
- 5.3 人口分布均衡性的演化趋势52
- 5.4 小结52-54
- 6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54-60
- 6.1 变量选择及模型构建54-56
- 6.1.1 变量选择54-55
- 6.1.2 计量模型55-56
- 6.2 回归结果及分析56-58
- 6.3 小结58-60
- 7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60-67
- 7.1 模型设定60-61
- 7.2 分类体系及标准61
- 7.3 结果及分析61-65
- 7.3.1 基于县级尺度的人口与经济的空间一致性61-64
- 7.3.2 基于地级和全省尺度的人口与经济的空间一致性64-65
- 7.4 小结65-67
- 8 结语67-70
- 8.1 主要结论67-68
- 8.1.1 人口分布的时空特征67
- 8.1.2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67
- 8.1.3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67-68
- 8.2 政策建议68
- 8.3 不足与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铁立;徐建华;;“泛珠三角”产业、人口分布空间变动的趋势分析[J];地理科学;2006年04期
2 段学军;王书国;陈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分布演化与偏移增长[J];地理科学;2008年02期
3 吴静;王铮;;2000年来中国人口地理演变的Agent模拟分析[J];地理学报;2008年02期
4 李国平;陈秀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J];地理研究;2009年01期
5 匡文慧;杜国明;;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GIS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李旭东;张善余;;贵州喀斯特高原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 Ⅰ.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7年01期
7 张善余;产业调整与上海城市人口再分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张善余;近年上海市人口分布态势的巨大变化[J];人口研究;1999年05期
9 孟向京;;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J];人口研究;2008年03期
10 刘庆相;辽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发展[J];人口学刊;1990年03期
,本文编号:608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60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