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三峡城市群:现实需求与空间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05 19:19

  本文关键词:三峡城市群:现实需求与空间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三峡城市群 现实需求 空间格局 经济隶属度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城市群已经逐渐成为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载体。湖北省根据鄂西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率先提出建设三峡城市群的设想。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更加凸显了建设三峡城市群的重要性。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层面对建设三峡城市群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意义进行探讨,并通过基于最短时间成本的交通可达性以及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经济隶属度的方法,分别对三峡城市群的空间范围和空间结构层次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型的三峡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三峡城市群 现实需求 空间格局 经济隶属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技术异质性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城市生产效率提升路径研究”(71473266)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一、三峡城市群概念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群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载体,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 或地区) 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主要空间单元。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也进入了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城市群也正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山清,张晓英;对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学习论坛;2004年09期

2 戴宾;城市群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财经科学;2004年06期

3 林先扬,陈忠暖;整合:我国城市群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J];世界地理研究;2004年03期

4 姜山清;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分析和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5 乔爱书;打造大城市群 构建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J];理论建设;2004年06期

6 刘静玉,王发曾;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7 李英杰;加快建设沈阳大连城市群经济隆起带[J];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09期

8 刘静玉,王发曾;我国城市群经济整合的理论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5期

9 安士伟,贾学锋;对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丁芸;赵文;;城市群制度创新——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先扬;陈忠暖;;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赵文;;基于分工与协作的城市群制度探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朱翔;;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晓红;;锐意改革 大胆试验 全面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清平;;建设沿海城市群是广西重要的增长极[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7 游胜景;戴国平;;论我国城市群的演进与整合——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8 谢莉;彭晓春;杨仁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2年

9 张璞玉;;一体化视角下武汉“1+8”城市群产业整合——基于水平和垂直空间经济结构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10 ;前言[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张书;3+5:城市群应打文化经济牌[N];湖南经济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姜欣蔚;引入“精明增长理念” 实现城市有序发展[N];济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韩劲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建设“提速”[N];济南日报;2007年

4 罗云毅;构建城市群应避免误区[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N];中国人口报;2009年

6 郭启;四大城市群领跑中部崛起[N];中国信息报;2009年

7 孙达佳;银行业大力支持太原城市群经济圈建设[N];太原日报;2011年

8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邓江年;面向21世纪 建设新型城市群[N];南方日报;2011年

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朱葛茂;城市群对县域房地产的影响[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2年

10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助理研究员 陈兴江;世界最大城市群在我国必将形成[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本文编号:626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626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6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