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7 19:14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代服务业 融合发展 安徽省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制高点,逐渐重视并开展以科技为主要推动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作为经济“硬实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软实力”的现代服务业,两者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安徽省作为中部大省,其产业结构主要以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为特点,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安徽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推动自身产业发展,而且能实现双赢,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因此研究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关系,为安徽省两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科学先进的方法和理论支持,对于安徽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首先综述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并根据安徽省两产业发展现状,定性分析了两者融合基本状况。其次,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从三个层次构建了测度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的指标体系,对安徽省两产业短期融合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较低,处于初级阶段;同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安徽省两产业融合发展长期状况,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远大于现代服务业的增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状况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提出促进安徽省两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代服务业 融合发展 安徽省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6.44;F7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一、研究背景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一、国外研究现状11-13
  • 二、国内研究现状13-16
  • 三、研究述评16-17
  • 第三节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17-20
  • 一、研究目标17
  • 二、研究方法17-18
  • 三、研究框架18-20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20-21
  • 第二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基础理论21-27
  •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相关概念21-23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21
  • 二、现代服务业21-22
  • 三、产业融合22-23
  •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理论基础23-27
  • 一、产业分工理论23-24
  • 二、产业价值链理论24-25
  • 三、产业集群理论25-26
  • 四、产业共生理论26-27
  • 第三章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基本状况27-38
  • 第一节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27-33
  • 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27-29
  • 二、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29-32
  • 三、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32-33
  • 第二节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33-35
  • 一、延伸型融合模式33-34
  • 二、嵌入型融合模式34
  • 三、整合型融合模式34-35
  • 第三节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35-38
  • 一、产业关联35-36
  • 二、产业互动36
  • 三、产业融合36-38
  • 第四章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测度38-58
  •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测度模型38-40
  • 一、融合发展测度方法38
  • 二、融合发展测度模型38-40
  • 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40-42
  • 一、融合发展测度指标的选取依据和原则40
  • 二、融合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40-41
  • 三、融合发展测度指标解析41-42
  • 第三节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实证分析42-52
  •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42
  • 二、融合发展的关联性测度及结果分析42-46
  • 三、融合发展的互动性测度及结果分析46-49
  • 四、融合发展的融合性测度及结果分析49-51
  • 五、融合发展实证结果的综合分析51-52
  • 第四节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分析52-58
  • 一、变量定义及数据说明52-53
  • 二、单位根检验53-54
  • 三、协整检验54-55
  • 四、因果关系检验55-56
  • 五、融合发展趋势结果分析56-58
  • 第五章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策略58-61
  • 第一节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刺激现代服务业增长58
  • 第二节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升级58-59
  • 第三节 加大科技创新与培养力度,为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59
  • 第四节 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为融合发展提供载体59-60
  • 第五节 创造宽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为融合发展提供保障60-61
  • 第六章 结语61-63
  • 第一节 研究结论61-62
  • 第二节 研究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69
  • 致谢逡逑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三明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14年01期

2 郑胜华;潘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J];经济论坛;2013年10期

3 刘汉祥;余明;李燕平;朱晓芬;;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J];科技视界;2013年20期

4 施卫东;卫晓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基于演化视角的分析框架[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5期

5 李艺;秦玉婷;;基于钻石模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蒋永宏;周聪;;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灰色关联分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徐代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年11期

8 杨以文;郑江淮;黄永春;;生产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6期

9 单元媛;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评论;2012年05期

10 温如春;钟新桥;;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平;;构建现代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体系[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本文编号:636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636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