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金融发展 空间关联 影响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 QAP分析
【摘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个社会资金运动的中枢神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金融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和地域差异,也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解决区域金融发展差距问题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已有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确实存在地区间的相互影响和空间关联现象,本文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全局出发研究我国省际问的空间关联现象,对解决我国区域金融差距问题,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的理论基础,并对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从金融发展的集聚效应、溢出效应、收敛效应及其动态演变过程等多个维度剖析了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的形成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分析其网络特征并进行块模型分类,然后采用QAP算法实证分析了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主要发现有:一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在空间上是普遍关联的,每个省市都至少存在一个以上的空间关联关系,网络稳健性较强,但整体关联度有待提高。二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体现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根据块模型分类,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可分为四大功能板块,分别是“净受益板块” “中介板块”“双向溢出板块”和“主受益板块”,各个金融发展板块都具有各自的角色和功能。三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是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的重要因素,经济基础相似、产业结构相似的地区之间越有可能发生空间关联。另外政府行为、投资水平和消费水平对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存在一定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应结合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问关联特征,以及不同地区在金融发展中的角色地位,对不同金融功能区实行差异化定位,并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建议。即通过区域金融合作、多层次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措施提高金融发达地区的空间辐射能力,通过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和金融生态环境、鼓励金融创新来提高落后地区的承接能力,进而有效促进我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提升金融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区域金融发展 空间关联 影响因素 社会网络分析 QAP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20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4-16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6-20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0-21
- 1.3.1 研究内容20
- 1.3.2 研究方法20-21
- 1.4 创新点和不足21-22
- 第2章 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的理论与机制分析22-32
- 2.1 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的理论基础22-25
- 2.1.1 金融发展理论22-23
- 2.1.2 区域金融理论23-24
- 2.1.3 空间经济学理论24-25
- 2.1.4 金融地理学理论25
- 2.2 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的形成机制分析25-32
- 2.2.1 区域金融发展的集聚效应26-27
- 2.2.2 区域金融发展的溢出效应27-29
- 2.2.3 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效应29-30
- 2.2.4 区域金融发展的集聚-溢出-收敛演变过程30-32
- 第3章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的实证分析32-47
- 3.1 空间关联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32-37
- 3.1.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含义和特征32-33
- 3.1.2 空间关联网络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3-37
- 3.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37-39
- 3.3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的构建与分析39-43
- 3.3.1 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的建立39-40
- 3.3.2 空间关联网络的特征分析40-43
- 3.4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的块模型分析43-47
- 3.4.1 块模型分类43-44
- 3.4.2 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角色地位分析44-47
- 第4章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7-53
- 4.1 QAP分析方法介绍47-48
- 4.2 指标选取、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48-49
- 4.2.1 指标选取与模型假设48-49
- 4.2.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49
- 4.3 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49-53
- 4.3.1 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影响因素的QAP相关分析50
- 4.3.2 区域金融发展空间关联影响因素的QAP回归分析50-53
- 第5章 促进我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53-58
- 5.1 中央政府层面53-55
- 5.1.1 推进多层次区域金融中心建设53-54
- 5.1.2 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54-55
- 5.1.3 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与交流55
- 5.2 地方政府层面55-58
- 5.2.1 推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55-56
- 5.2.2 培育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56
- 5.2.3 鼓励金融产品和制度创新56-58
-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4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主要参与课题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岚;谢春山;;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24期
2 柯文前;陆玉麒;俞肇元;王晗;;江苏县域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关联与分异演化格局[J];经济地理;2013年12期
3 谢治春;;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推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4期
4 唐晓旭;张怀清;刘锐;;基于GeoDA的辽宁省GDP空间关联度分析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年S1期
5 任健;赵奉军;;房价空间关联的动力机制——基于空间Durbin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4年02期
6 张战仁;;我国区域创新差异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集聚互动、循环累积与空间关联视角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7 吕曹芳;庞宇;罗永龙;;基于GIS空间关联规则的挖掘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4期
8 沈绿珠;;空间关联分析及其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年08期
9 武文杰;董正斌;张文忠;金凤君;马修军;谢昆青;;中国城市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J];地理学报;2011年04期
10 张友志;顾红春;;江苏省县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关联与时空演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江平;李平湘;;基于序半群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湖北省测绘学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雷小锋;谢昆青;马修军;;一种有效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3 吴培中;;空间关联规则在土地利用与地形特征关系研究中的应用[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慧;李岩;王兴芳;;基于SVG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A];第十三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马林;纠缠光子空间关联调控及其应用[D];南京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泽欣;量化空间关联规则挖掘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魏媛;基于时间与空间关联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异常检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许静;多级空间关联规则挖掘及性能评价方法[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4 张卫平;基于分布式计算的空间关联模式挖掘和更新方法研究[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6年
5 颜颖颖;我国金融支持与区域创新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D];华侨大学;2016年
6 张茜;武汉城市圈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郭美娟;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8 方刚;空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于欣;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徐磊;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82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66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