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输通道场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聚散效应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运输通道场理论的长株潭城市群经济聚散效应分析
【摘要】:以长株潭城市群中的12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以连接长沙、株洲和湘潭的主要高速路或高等级公路为运输通道,构造了"两横三纵"的运输通道网。通过运输通道场理论计算并对比了2005年与2012年"两横三纵"运输通道网内12个节点城市经济发展因子、聚散规模量因子、聚散规模质因子、广义运输成本、场势和场势差,探索分析交通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1道路交通的改善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缩短运输通道距离和降低城市广义运输成本。2城市势能高低反映区域辐射力强弱,势能高则辐射力强,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越强,反之则相反。3城市势能差所产生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与城市发展阶段有着紧密联系,表现为发展中的地区以集聚效应为主,吸纳优势资源促进自身发展;较发达地区以扩散效应为主,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促进共同繁荣。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运输通道 势能 聚散效应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J15B06)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一般来说,城市群的形成发展和城市群的经济、交通、人口、能源及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道路运输系统是影响城市群形成发展和塑造城市群空间结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道路运输是实现人口与各种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重要方式,由高速公路等高等级公路构成的发达的交通运输干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加快黑龙江省出口运输通道的建设[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王健伟;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素莹;博士学位论文《区域运输通道战略规划若干问题研究》通过答辩[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年02期
4 余巧凤;梁栋;;铁路运输通道现状分析与发展设想[J];铁道经济研究;2009年02期
5 孙相军;王丽;;广深港运输通道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综合运输;2012年10期
6 汪春华,王元庆,周伟;西江运输通道对产业带的促进作用[J];中国公路学报;2000年02期
7 吉西平,陈荫三,周伟;甘陕运输通道与西部(大西北)大开发[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8 任化;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中国铁路;2003年01期
9 付慧敏 ,彭辉;京郑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特征分析[J];综合运输;2005年10期
10 黄静兰;;区域运输通道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J];综合运输;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茂增;李顺勇;贾鲁平;黄昌顿;;重庆外贸运输通道现状、问题与建议[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车探来;;充分利用中国-欧洲-北美国际运输通道 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A];扩大铁路对外开放、确保重点物资运输——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暨中国铁道学会学术年会和粤海通道运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陆望程;;加快长江流域运输通道建设 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4 朱晓磊;;构筑“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交通运输通道的设想[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许茂增;李顺勇;贾鲁平;黄昌顿;;重庆外贸运输通道现状、问题与建议[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永贵 记者 左丽琼;火车站畅通春节电煤运输通道[N];广元日报;2008年
2 记者 尹朝平;云南加快对外运输通道建设步伐[N];云南日报;2007年
3 周红波;左权交通局 全力保障电煤运输通道安全畅通[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4 记者 刘布阳;李盛霖会见希腊运输和通讯部部长[N];中国交通报;2006年
5 王炳坤 石庆伟;畅通中俄铁路运输通道[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6 刘佳雪 秦如;我省谋划开通朝鲜客货运输通道[N];吉林日报;2011年
7 通讯员 刘进 特约记者 辉军 孟根;河北内蒙古共建战略资源运输通道[N];中国交通报;2012年
8 记者 冯萍;玉树重建省外紧急物资运输通道开通[N];中国交通报;2010年
9 于祥明;中国拟与东盟共建“四纵两横”运输通道[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张年农;河南省综合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N];现代物流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铱莹;基于场论的运输通道聚散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艳红;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邵俊杰;货物运输通道的演变及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黄承锋;运输通道合理运行及经济聚集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张迦南;综合运输通道客运供给结构规划理论[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刚;马六甲海峡能源运输通道安全合作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挺;通道交通方式运行效率耦合机理及模型构建[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小波;通道交通方式组合的资源消耗测算及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赵旭;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区域运输通道方式划分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吴非;我国铁矿石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马晓博;“脆弱性—能力”视角下我国海上运输通道公共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7 李睿;甘肃省交通运输通道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8 易骞;运输通道公铁系统路径合理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瑞霞;高速铁路对铁路运输通道体系作用评价[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钦;边境地区跨境运输通道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46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74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