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区域干旱模糊综合评判及抗旱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16:40

  本文关键词:区域干旱模糊综合评判及抗旱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干旱 评判 组合赋权 模糊数学 抗旱对策


【摘要】:我国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时有发生,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由干旱引发的水荒及灾害已徐徐发展成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增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因饱受频发的旱灾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应加强对干旱的应对和反应能力。因此,开展区域干旱评判,分析预报旱情,进而编制抗旱应急对策是很有意义的。在进行抗旱研究中,只有先进行旱情评判,才能编制合理有效的抗旱对策。在本文研究中,根据区域具体情况选定干旱评判指标,建立了干旱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编制了针对研究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具体研究如下:(1)归纳总结干旱的类别,详细介绍各旱情评判指标的分类及其表征特性。(2)了解各类干旱评判指标以及评判指标的选取原则。(3)采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旱情评判指标进行权重求解,结合模糊数学理论进行模糊评判矩阵求解,建立干旱模糊综合评判模型。(4)运用本文模型对江西省东乡县2003年和2010年进行旱情分析,根据数据的完整性来选取适合东乡县的干旱评判指标,将东乡县的历年实测数据进行模型运算,将评判结果与东乡县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检验本文所建模型得出的评判结果是否准确,经验证,本文建立的模型科学可行。(5)在正确确定江西省东乡县干旱程度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能有效应对江西省旱灾的战略措施。为保障评判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绘制全省干旱风险图及制定全省农业抗旱减灾预案提供了技术和科学支持。
【关键词】:干旱 评判 组合赋权 模糊数学 抗旱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426.6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3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3
  • 1.2 研究现状13-15
  • 1.2.1 干旱综合评判研究现状13-14
  • 1.2.2 抗旱减灾研究现状14-15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8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技术路线16-18
  • 第2章 干旱指标简介18-35
  • 2.1 农业干旱指标19-23
  • 2.2 气象干旱指标23-29
  • 2.3 水文干旱指标29-31
  • 2.4 社会经济干旱指标31-33
  • 2.5 评判指标的选取原则33-34
  • 2.6 本章小结34-35
  • 第3章 干旱模糊综合评判模型35-48
  • 3.1 基础理论35-43
  • 3.1.1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35-38
  • 3.1.2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38-40
  • 3.1.3 模糊综合评判理论40-43
  • 3.2 干旱模糊综合评判模型43-47
  • 3.2.1 确定指标权重44-45
  • 3.2.2 确定隶属度45-46
  • 3.2.3 综合评判46-47
  • 3.3 本章小结47-48
  • 第4章 干旱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48-66
  • 4.1 研究区域概况48-49
  • 4.1.1 地理位置48
  • 4.1.2 流域概况48
  • 4.1.3 社会经济48-49
  • 4.2 基本资料的选用和处理49-53
  • 4.2.1 降雨量50
  • 4.2.2 连续无雨日数50-51
  • 4.2.3 土壤含水量51-52
  • 4.2.4 河流平均径流量52
  • 4.2.5 河流平均水位52-53
  • 4.3 旱涝等级划分53-54
  • 4.4 模型应用54-65
  • 4.4.1 指标权重54-62
  • 4.4.2 模糊隶属度62-63
  • 4.4.3 综合评判63-64
  • 4.4.4 评判结果分析64-65
  • 4.5 本章小结65-66
  • 第5章 抗旱对策研究66-80
  • 5.1 概述66
  • 5.2 抗旱对策66-69
  • 5.2.1 政策对策66-68
  • 5.2.2 水利对策68
  • 5.2.3 农业对策68
  • 5.2.4 生活救助对策68-69
  • 5.3 抗旱长期措施69-79
  • 5.3.1 非工程措施69-75
  • 5.3.2 工程措施75-79
  • 5.4 抗旱应急响应措施79
  • 5.4.1 旱情预警79
  • 5.4.2 抗旱应急响应79
  • 5.5 本章小结79-8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80-82
  • 6.1 结论80
  • 6.2 展望80-82
  • 致谢82-83
  • 参考文献83-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翔;周萍;赵肖彤;;巧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考评商场经理素质[J];商场现代化;2006年31期

2 陈培友;李星;;模糊综合评判算法的改进[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王蕴清;;两种模糊综合评判的等价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4 孙祚庆;;高校学报评估模糊综合评判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5 王晓光;;模糊综合评判在科技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1990年06期

6 林路,李经文;对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改进[J];统计与决策;1992年02期

7 江晋福;模糊综合评判中的失效、失真问题[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8 靳景玉,杜二明;模糊综合评判与投资多方案比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年04期

9 李义,张斌;一般未确知数在模糊综合评判中的应用[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徐迎,李朝甫,张尚根,蒋美蓉;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庆;周智多;马玉书;;模糊综合评判开发工具的设计和实现[A];第十九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2年

2 宋枫溪;;模糊综合评判在目标价值分析中的应用[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开业;;模糊综合评判在企业安全工作中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赵勇;张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军队干部综合能力评估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周明法;邬国根;;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的改进[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6 姜振东;阎文丽;;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处理射前故障[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7 浮欣;李超;武捷;;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网络安全控制效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8 龚志文;陈福全;杨坤;;两级模糊综合评判在工程设计方案选择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8年

9 姬志飞;卢晓英;赵佳;;基于军队科技人员能力素质的模糊综合评判[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3(1)][C];2013年

10 谢强;;铁路岩石边坡稳定性分类的模糊综合评判[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荣;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与BP神经网络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2 魏茵;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潘建峰;船舶动力电力训练系统操作水平综合评估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徐宝莲;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权重计算方法的患者满意度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赵园园;基于AHP-模糊综合评判的幼儿发展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6 郎泳;基于二层模糊综合评判的电力变压器健康状况评估[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高庆生;江苏省设施辣椒栽培旋耕机具选型与配备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8 周永林;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可信度评估模型及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朱明雅;基于统计模型的地区旱灾易损性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志奇;象山煤矿地质构造发育规律研究及预测[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54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754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b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