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08:32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体育场馆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 制度设计 市场机制 场馆运营


【摘要】: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对公共体育场馆的投入,不断加强场馆建设,提高对体育场馆各项工作的管理能力。为了达到体育场馆既能满足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等社会公益需求,又能通过赛后市场化运营,提高投人产出比,减少政府的财政补贴,甚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法规性政策和文件,要求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随着国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公共体育场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共体育场馆的制度设计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制度体系,本研究采用资料分析法、专家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进行重新安排和优化设计。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我国不同时期公共体育场馆制度的概况,全面把握公共体育场馆制度现状和存在的困境,提出了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从产权、规划建设、投融资、经营管理和绩效评价五个方面对公共体育场馆的制度进行设计和探索,并提出了保障制度运行的措施,以期从制度设计的角度为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在新时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本研究认为,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要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主要理论依据,以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公共体育场馆制度体系为目标。公共体育场馆制度现状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内容不适用、实施机制欠缺、制度更新缓慢等困境,制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清晰的产权制度、合理的规划建设制度、灵活多样的投融资制度、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绩效评价制度。为保障制度能够切实推行,提出了要增强法治意识,加快立法步伐,广泛学习推广成功经验,完善决策过程,构建通畅的信息渠道,并开展制度设计试点工作,逐步向全国推广。
【关键词】:公共体育场馆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 制度设计 市场机制 场馆运营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8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21
  • 1.1 问题提出10-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公共体育场馆性质研究11-12
  • 1.2.2 公共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研究12
  • 1.2.3 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研究12-13
  • 1.2.4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内容研究13
  • 1.2.5 公共体育场馆绩效评价研究13-14
  • 1.2.6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研究14-15
  • 1.3 研究思路15-18
  • 1.3.1 研究目的15
  • 1.3.2 研究意义15-16
  • 1.3.3 研究技术路线16-17
  • 1.3.4 研究方法17-18
  • 1.4 相关概念界定18-21
  • 1.4.1 公共体育场馆的界定18-19
  • 1.4.2 制度的界定19
  • 1.4.3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界定19-21
  • 2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制度演进历程21-29
  • 2.1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制度演进历程的分期依据21-22
  • 2.2 不同时期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制度概况22-29
  • 2.2.1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1991年)22-24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深化改革时期(1992年-2000年)24-25
  • 2.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全面发展时期(2001年-2008年)25-27
  • 2.2.4 后奥运时代向体育强国迈进时期(2009年-至今)27-29
  • 3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制度现状与困境29-39
  • 3.1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现状分析29-36
  • 3.1.1 公共体育场馆法律现状31
  • 3.1.2 公共体育场馆行政法规现状31-32
  • 3.1.3 公共体育场馆部门规章现状32-34
  • 3.1.4 公共体育场馆规范性文件现状34-35
  • 3.1.5 公共体育场馆地方立法现状35-36
  • 3.2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困境分析36-39
  • 3.2.1 从数量上看,制度供给总量不足36
  • 3.2.2 从结构上看,制度构成不尽合理36-37
  • 3.2.3 从内容上看,制度内容缺乏适用37
  • 3.2.4 从实施上看,制度缺乏协同机制37
  • 3.2.5 从时间上看,,制度更新比较缓慢37-39
  • 4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39-47
  • 4.1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的背景39-40
  • 4.2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40-43
  • 4.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40-41
  • 4.2.2 机制设计理论41-42
  • 4.2.3 制度设计理论42-43
  • 4.3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43-44
  • 4.3.1 坚持优化设计方案,促进结构合理的原则43
  • 4.3.2 坚持可行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43-44
  • 4.3.3 借鉴经验与自主创新并举的原则44
  • 4.3.4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44
  • 4.4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44-45
  • 4.5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的目标45-47
  • 5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制度设计的基本内容47-66
  • 5.1 产权制度47-50
  • 5.1.1 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制度的设计主体47
  • 5.1.2 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制度的构成47-48
  • 5.1.3 公共体育场馆产权制度的实施机制48-50
  • 5.2 规划建设制度50-54
  • 5.2.1 公共体育场馆规划建设制度的设计主体50-51
  • 5.2.2 公共体育场馆规划建设制度的构成51-53
  • 5.2.3 公共体育场馆规划建设制度的实施机制53-54
  • 5.3 投融资制度54-58
  • 5.3.1 公共体育场馆投融资制度的设计主体54-55
  • 5.3.2 公共体育场馆投融资制度的构成55-56
  • 5.3.3 公共体育场馆投融资制度的实施机制56-58
  • 5.4 经营管理制度58-62
  • 5.4.1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制度的设计主体58-59
  • 5.4.2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制度的构成59-60
  • 5.4.3 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制度的实施机制60-62
  • 5.5 绩效评价制度62-66
  • 5.5.1 公共体育场馆绩效评价制度的设计主体62-63
  • 5.5.2 公共体育场馆绩效评价制度的构成63-64
  • 5.5.3 公共体育场馆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机制64-66
  • 6 公共体育场馆制度实施的保障措施66-68
  • 6.1 坚持政府为主导,健全工作机制66
  • 6.2 不断强化法治意识66
  • 6.3 加大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费投入力度66
  • 6.4 提高体育场馆行业管理能力66-67
  • 6.5 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67-68
  • 7 结论与建议68-70
  • 7.1 结论68
  • 7.2 建议68-70
  • 参考文献70-73
  • 附件 1:专家访谈提纲73-74
  • 附件 2:专家调查问卷74-77
  • 致谢77-78
  • 个人简历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萍萍;陆亨伯;;公共体育场馆的高成本运作及其民营化改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谢萍萍;陆亨伯;;公共体育场馆的高成本运作及其民营化改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04期

3 李梁华;;对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企业经济;2006年04期

4 刘丽萍;赵世昌;;论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J];体育世界;2006年12期

5 徐文强;陈元欣;张洪武;王健;;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陆亨伯;陆方U

本文编号:790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790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8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