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摘要】: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现今已步入了白银时代,“供不应求”的时代已经淡出,“结构性过剩”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房地产产品中的一种,因不受国家宏观调控,近几年写字楼市场已成为投资者开发商追捧的对象,但市场对于写字楼的需求不是随着经济增长而无限增加,也不是只要具备办公功能的写字楼都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随着重庆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市范围内在大量建造写字楼,如此大规模的扩张是否有利于整个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与重庆市未来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协调互助,是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者针对写字楼的研究进行了学习并做了文献综述,对写字楼及协调发展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然后通过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协同理论、外部性理论、市场供需理论、城市经营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等理论的综述,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经济与写字楼系统两大系统间的因果关联进行了梳理,构建了城市经济与写字楼的因果关系图,清楚的展示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接着,对城市经济与写字楼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从不同的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辩证分析。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本文构建了写字楼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以及城市经济与写字楼因果关系图,对评价指标进行了梳理,列举了城市经济子系统与写字楼子系统相关指标。接着,选取了主成分分析法来对两个系统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两系统相应主成分,并采取复合协调度的计算方法计算两者间的协调度。最后在对重庆市房地产及写字楼市场基础分析的前提下,通过对重庆市的实证分析发现,重庆市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之间存在着较不协调的发展关系,针对此结果进行了相应分析并从政府层面、开发商层面、投资者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写字楼 城市经济 协调发展 主成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F299.2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文献综述12-16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2-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16-17
- 1.4.1 研究方法16
- 1.4.2 研究内容16-17
- 1.5 技术路线17-18
- 1.6 研究创新点18-19
- 2 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19-27
- 2.1 基本概念19-21
- 2.1.1 写字楼19-20
- 2.1.2 协调发展20-21
- 2.2 理论综述21-27
-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21-22
- 2.2.2 协同理论22-23
- 2.2.3 外部性理论23
- 2.2.4 市场供求理论23-24
- 2.2.5 城市经营理论24
- 2.2.6 系统动力学理论24-27
- 3 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关系分析27-37
- 3.1 城市经济发展与写字楼关联因素分析27-31
- 3.2 城市经济对写字楼市场的影响31-33
- 3.2.1 城市经济总量变化对写字楼市场的影响31
- 3.2.2 城市化进程对写字楼规模及业态的影响31-32
- 3.2.3 经济结构转变对写字楼需求的影响32-33
- 3.3 写字楼市场对城市经济的作用33-36
- 3.3.1 写字楼对城市经济的贡献33-34
- 3.3.2 写字楼引领城市产业发展34
- 3.3.3 写字楼提升城市商务能力34-35
- 3.3.4 写字楼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形象35
- 3.3.5 写字楼对城市经济的负强化作用35-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4 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间的协调评价37-51
- 4.1 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基本原则37
- 4.2 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37-38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架构37-38
- 4.2.2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38
- 4.3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38-46
- 4.3.1 写字楼子系统各项指标43-44
- 4.3.2 城市经济子系统各项指标44-46
- 4.4 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46-49
- 4.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及步骤47-49
- 4.4.2 协调度评价模型49
- 4.5 本章小结49-51
- 5 重庆市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评价51-69
- 5.1 重庆市房地产市场概况51-52
- 5.2 重庆市经济发展基础概括52
- 5.3 重庆市写字楼市场概况52-56
- 5.3.1 重庆市写字楼分布概况53
- 5.3.2 重庆写字楼市场供需概况53-56
- 5.4 写字楼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指标体系56-57
- 5.5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57-60
- 5.6 协调度计算60-61
- 5.7 重庆市城市经济与写字楼协调评价结果分析61-65
- 5.7.1 城市经济系统指标变量分析61-62
- 5.7.2 写字楼系统指标变量分析62-63
- 5.7.3 协调度分析63-65
- 5.8 重庆市写字楼市场发展建议65-67
- 5.8.1 政府层面65-66
- 5.8.2 开发商层面66
- 5.8.3 投资者层面66-67
- 5.9 本章小结67-69
- 6 结论与展望69-71
- 6.1 结论69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69-71
- 致谢71-73
- 参考文献73-77
- 附录77-82
- A. 写字楼与城市经济指标及数据77-78
- B. 城市经济系统主成分分析SPSS输出结果78-80
- C. 城市经济系统主成分分析SPSS输出结果80-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港明;;广州写字楼市场的春天到了[J];粤港澳价格;2002年04期
2 赵姝岫;;“5A”让京城写字楼市场扬眉吐气[J];安家;2003年10期
3 徐旭;浅谈北京写字楼市场[J];中国房地产;2004年07期
4 段艳梅;上海市写字楼市场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浅析[J];中国房地信息;2004年06期
5 张建华;写字楼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房地信息;2004年11期
6 谢家欣;北京写字楼市场:2004年需求开始回升[J];北京房地产;2004年01期
7 世邦魏理仕 ,聂安达 ,王仁兰;北京写字楼市场主流客户需求分析[J];北京房地产;2004年02期
8 熊靓;企业独栋鏖战写字楼市场[J];中国科技财富;2005年11期
9 李忠;;北京写字楼市场发展与深度竞争[J];安家;2005年05期
10 卞京;;北京CBD写字楼市场是否实现软着陆仍待观察[J];安家;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峻观点(84):迎接写字楼市场的春天[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 杨鸿 顾杰;杭州写字楼市场现状与走势[N];杭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桑迪红;杭州写字楼市场悄然变局[N];杭州日报;2007年
4 笑银;我市写字楼市场回暖缓慢[N];温州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傅汉强;武汉写字楼市场“春暖花开”[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6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璐;郑州写字楼市场 目前不存在过热隐患[N];经济视点报;2011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陆剑伟;二手写字楼市场热点转向租赁[N];深圳商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张昊;深港写字楼市场冰火两重天[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鞠晓波;写字楼市场遇考[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10 记者 夏凌;北京写字楼市场格局生变[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林雨沁;重庆市写字楼市场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2 张娟;上海写字楼市场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3 陆志锋;城市写字楼市场预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邹克力;上海写字楼市场及营销策略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吴健;武汉写字楼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韩雪飞;天津市写字楼市场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徐逸伦;上海写字楼市场投资价值与人民币汇率的关联性及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左莉;上海写字楼市场收益与风险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赵小军;成都市高端写字楼市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丁s,
本文编号:791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79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