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区位与其他因素——基于时空两个不同维度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区位与其他因素——基于时空两个不同维度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增长 资源禀赋 交通通达度 政策建议
【摘要】:文章将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三类,一类是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中的技术、资本积累与劳动力;一类是政府调控经济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还有一类是区域自身的区位因素。文章构建了资源禀赋以及交通通达度这两个区位因素,在不同的维度下考察这两个区位因素及技术进步、资本积累等传统影响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各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资源禀赋 交通通达度 政策建议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约10%,仅仅30年时间便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的差异也越来越大。甘肃、贵州两省2014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6433元和26437元,还相当于中等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军;谭江涛;;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探讨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学与宜昌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6年40期
2 任怡;李家军;;基于公平与效率替代模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公平效率论[J];农场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3 夏鑫;;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J];才智;2008年05期
4 王亚清;;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研究[J];知识经济;2008年10期
5 夏鑫;;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08期
6 杨德志;;以效率为中心加快区域经济增长[J];才智;2011年20期
7 方林,杨缨,王芝光,杨荣俊,曾富善,曾春平;关于井冈山区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原则和产业群建立[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4期
8 熊卫平;论现代集约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9 司正家;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略[J];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10 阮晔,马海燕;论新疆非均衡区域经济增长战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晓合;李巍;;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政府转型效应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2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基于江西省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桂元;高艳;;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4 陈春林;;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结构及其类型划分[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5期(总第20期)[C];2012年
5 石敏俊;王妍;张卓颖;;区际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式[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东霞;李彬联;;广东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文化原因研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工业提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N];北大荒日报;2009年
2 记者 姜蕴真;新东产业集聚区铺就区域经济增长“快速路”[N];安阳日报;2012年
3 通讯员 达新正;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红河日报;2013年
4 延安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张娟;延安市以统筹城乡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增长[N];延安日报;2013年
5 侯杰 华中科技大学;形成新区域经济增长极[N];经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杜鹏飞;激发区域经济增长活力[N];阿勒泰日报(汉);2014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APEC与东亚合作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 赵江林;“一带一路”: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新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记者 陆艳红;九三管委会积极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北大荒日报;2014年
9 周京奎;房地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N];天津日报;2007年
10 临汾市委党校副教育长 刘佶鹏;行政区域经济增长的统计问题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文学;知识溢出与落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张玉明;知识溢出、空间依赖与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徐涤非;产权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杨春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8 王立平;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赵广君;上海公共支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于铭;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河南省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檀隽;甘肃省商业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聂建超;知识溢出对杭州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袁昌荣;基于空间计量理论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王茉;FDI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汪金花;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韩芳明;地方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周璐瑶;辽宁省金融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9 贾慧英;我国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胡冰;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02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80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