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Gini系数测度
本文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Gini系数测度
【摘要】:将江苏全省分成三大经济区域,以三大经济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即地区GDP)为测度对象,采用Gini系数计算分析2005—2013年间江苏三大经济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即地区GDP)的区域之间差异。得出的结论:从2005年起,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呈逐年缩小趋势,苏南、苏北、苏中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也在逐渐缩小,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在下降,但下降速度缓慢,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仍是造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仍需以缩小区域间差异为主。
【作者单位】: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筑经济系;
【关键词】: 江苏区域经济 经济差异 Gini系数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1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事实特征采用江苏省目前通行的行政区域划分,将江苏全省分成苏北、苏中、苏南三大经济区域,下文以这三大经济区域作为考查单元来进行计算分析(表1)。本文所取的数据均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2014年》,按当年价格计算。从江苏省的苏南、苏北、苏中三大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辉鑫,汤小华;20世纪90年代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孙良媛,潘志刚;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5期
3 周玉翠;90年代中日区域经济差异比较研究[J];人文地理;2001年02期
4 韩延玲,高志刚;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评价[J];干旱区地理;2002年01期
5 高志刚;20年来新疆地州区域经济差异动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2年03期
6 金志奇,李凤娥,张丽云;区域经济差异的负效应及应对之策[J];领导之友;2003年04期
7 吴群,徐萍;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董永茂;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调查分析[J];新疆财经;2003年01期
9 李丽辉;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李吉芝,秦其明;辽宁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初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周期波动性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邓水兰;屠建洲;;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金友玉;;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及分类分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刘文旭;;区域经济差异周期波动理论[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艳;赵欣;;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斌;;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陈涛;;官僚与市场——区域经济差异的制度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8 何勇;;环鄱阳湖经济开发区发展路径研究[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9 潘竟虎;;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ESDA-GIS分析——以甘肃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陈兰;;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与交通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兵团党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新特征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N];兵团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习少颖 通讯员 孙红良 刘奎书;“高铁经济”叩门武汉[N];湖北日报;2009年
3 上林县招商促进局;乘十八届三中全会春风 推动上林经济腾飞[N];南宁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周小苑;我国首次为“GDP质量”排座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5 宋金波;中西部地区急需制度供给[N];西部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彻;区域经济差异识别及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窦玲;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6年
3 武春光;知识能力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黄雪琴;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及其调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余军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桂婷;基于人力资本传导机制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王再文;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部崛起[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琰;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2 黄海燕;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3 刘ZM;区域经济差异与人力资本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朱国彦;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华惠川;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黑龙江科技学院;2009年
6 蓝欣;基于教育角度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李培莲;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张鹏;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与趋同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帅亮乾;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罗恒;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7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82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