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小国推行平衡外交的不同结果——基于欧亚和东南亚小国的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小国推行平衡外交的不同结果——基于欧亚和东南亚小国的对比分析
【摘要】:冷战结束后,欧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小国为谋求自身安全与经济发展,在大国间展开平衡外交。但是,平衡外交的效果却存在明显的差异。东南亚小国平衡外交既维持了地区安全与稳定,又成就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欧亚地区小国的大国平衡外交却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一些国家经受战乱,失地又分裂,一些国家转而追随地区大国。小国的大国平衡外交缘何呈现出不同的结局?是地缘因素、体系因素,还是其他?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个地区小国的平衡外交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四个研究假设:大国实力对比和相互关系、地缘因素、地区安全合作模式和小国组织的发展程度,并依次进行理论和事实检验。研究发现,两个地区的联盟安全模式存在显著差别。东南亚地区的联盟安全模式以双边同盟为主,而欧亚地区在联盟安全上则为多边同盟为主。不同的同盟体系下,被制衡大国产生的反应是不同的,而地区大国的不同反应又造成两个地区小国平衡外交的不同结果。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 小国 平衡外交 欧亚 东南亚
【分类号】:D815
【正文快照】: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冷战后,欧亚地区小国(主要指后苏联空间小国)①开始周旋于俄罗斯、欧盟和美国之间,试图借助美国和欧盟的力量来平衡俄罗斯在地区的传统影响。与此同时,东南亚小国邀请美国、日本、印度参与地区事务,以平衡中国日益增强的地区影响力。尽管不同地区、不同国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蕴岭;;如何认识和理解东盟——包容性原则与东盟成功的经验[J];当代亚太;2015年01期
2 王森;杨光海;;东盟“大国平衡外交”在南海问题上的运用[J];当代亚太;2014年01期
3 周方银;;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与中国的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11期
4 孙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网络化及前景[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4期
5 王树春;万青松;;试论欧亚联盟的未来前景[J];俄罗斯研究;2012年02期
6 王树春;朱震;;上合组织与集安组织为何合作大于竞争?[J];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02期
7 高飞;;中亚博弈:冷战后的中美俄关系[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滕仁;;古阿姆集团发展走势的地缘政治分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02期
9 张弘;;“古阿姆”与独联体的未来走向[J];国际论坛;2009年03期
10 陈寒溪;孙学峰;;东亚安全合作的现实与前景——观点的分歧及其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春;王洪波;;冷战后小国推行平衡外交的不同结果——基于欧亚和东南亚小国的对比分析[J];战略决策研究;2016年03期
2 袁伟华;;结构压力、联盟承诺和亚太地区秩序[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02期
3 任远U,
本文编号:887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887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