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与秘鲁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23:28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秘鲁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 引力模型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成为各国促进对本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流,尤其是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世界各国开始不断寻求新的贸易合作模式,我国政府也积极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工作,希望与更多的国家建立FTA。2009年4月28日,中国与秘鲁建立FTA,此份协定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内容全面的一揽子自贸协定,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对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自由化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分析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的目前发展状况,总结其发展所具有的特点、优势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双方所体现的特征、优势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主体包括五部分,第一章主要是介绍选题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及框架等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与本文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自由贸易区以及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及特征;本文的理论基础还包括贸易转移效应模型,贸易创造效应模型,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以及产业内贸易理论;接着,本文在第三章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理论、从次优到最优的选择理论、集团效应理论对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现状入手,考察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双方的经济情况与贸易地位,通过显性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贸易互补指数以及产业间贸易指数对中秘两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双方的贸易关系及竞争性和互补性,发现中国与秘鲁的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从2009年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中秘两国的贸易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双边贸易既存在竞争也存在互补,竞争性较强的是贱金属及其制品,互补性较强的是纺织品及原料、矿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等产品;本文第四章的实证部分,通过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和秘鲁两国产生的贸易效果,进出口模型的结果显示,中国-秘鲁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不仅使中国出口到秘鲁的产品有所增加,而且对中国从秘鲁的进口产品也有扩大效果,既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也产生了贸易转移效应。模型的结果与理论结论相统一,也增加了本文实证研究的可信度。总之,中秘FTA的建立使双方之间的贸易更加密切;在第五章部分,总结实证的研究结论,结合中国-秘鲁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现状,本文分别从政府、企业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处理好中秘两国的竞争性与互补性问题、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并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拓展经贸合作渠道、利用政策及资源优势加大对秘鲁的投资力度。
【关键词】: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 引力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0-12
  • (一) 选题背景10-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二、文献综述12-15
  • (一) 关于自由贸易区形成原因的研究12-14
  • (二) 关于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研究14
  • (三) 关于应用引力模型分析FTA贸易效应的研究14-15
  • 三、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15-16
  • (一) 研究方法15
  • (二) 逻辑框架15-16
  •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16-18
  • (一) 本文创新16-17
  • (二) 本文不足17-18
  • 第二章 中-秘FTA研究的理论基础18-26
  • 一、自由贸易区相关概念18-19
  • (一) 自由贸易区概念18
  • (二) 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概念18-19
  • 二、自由贸易区的动态及静态效应19-22
  • (一) 静态效应-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19-21
  • (二) 动态效应—增加出口效应21-22
  • 三、贸易竞争与贸易互补理论22-26
  • (一) 比较优势理论22-23
  • (二) 要素禀赋理论23-24
  • (三) 产业内贸易理论24-26
  • 第三章 基于竞争与互补的中-秘FTA贸易现状及效应的实证分析26-39
  • 一、中-秘FTA的形成原因26-27
  • 二、中-秘FTA的贸易现状分析27-30
  • (一) 贸易规模逐步扩大27-28
  • (二) 贸易竞争性弱,市场具有重叠性28-29
  • (三) 商品出口具有差异性,互补性特征显著29-30
  • 三、中-秘FTA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竞争性30-35
  • (一) 竞争性与贸易效应的关系31-32
  • (二) 中-秘FTA贸易竞争指数计算32-35
  • 四、中-秘FTA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互补性35-38
  • (一) 互补性与贸易效应的关系35-36
  • (二) 中-秘FTA总体贸易互补性指数计算36-37
  • (三) 中-秘FTA产业间贸易互补指数计算37-38
  • 五、实证研究结论38-39
  • (一) 基于竞争性实证分析结论38
  • (二) 基于互补性实证分析结论38-39
  • 第四章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秘FTA贸易效应实证分析39-47
  • 一、贸易引力模型的介绍39-40
  • 二、中-秘FTA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40-45
  • (一) 基本变量的选取及资料来源说明40
  • (二) 模型估计与检验40-45
  • 三、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结论45-47
  • (一) 出口实证检验结论45
  • (二) 进口实证检验结论45-46
  • (三) 进出口实证检验结论46-47
  • 第五章 政策建议47-53
  • 一、政府层面47-50
  • (一) 正确处理中国与秘鲁竞争与互补的关系47-48
  • (二) 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进程48-49
  • (三) 开展深层次产业分工,发展产业内贸易49-50
  • 二、行业协会层面50-51
  • (一) 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50
  • (二) 积极应对中秘贸易的争端50-51
  • 三、企业层面51-53
  • (一) 抓住机遇,走出国门51-52
  • (二) 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52-53
  • 结束语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61
  • 致谢61-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单国模式”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1期

2 周曙东;崔奇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3期

3 吕宏芬;郑亚莉;;对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2期

4 程伟晶;冯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基于三阶段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2期

5 原瑞玲;田志宏;;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04期

6 杨勇;张彬;;浅析多边化区域主义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7 龙云安;;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集聚与平衡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8 郑磊;;中国与北美自贸区成员国贸易流量关系研究——基于生产和贸易视角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3年12期

9 董有德;赵星星;;内生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流量效应——基于平均处理效应的非参估计[J];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02期

10 陈淑梅;倪菊华;;中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J];亚太经济;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文杰;中国与东协建立自由贸易区之经济效应分析[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庆林;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李非;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3 赵瑾;中国—加拿大建立FTA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陈令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水产品贸易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李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2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932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8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