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二连浩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 中蒙合作 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 对策建议
【摘要】:2014年6月,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建设,建设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试验区建设,力争将二连浩特市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黄金桥头堡、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睦邻安邻富邻的示范区和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样板口岸。也为二连浩特创新开发开放模式,实现从通道经济型向综合区域经济转型,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搭建有效的载体。本文依托二连浩特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口岸经济发展的基础,期望以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建设为契机,探索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创新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模式,提升沿边口岸功能和综合型自由贸易区管理水平,推动中蒙合作向广度和深度的扩大发挥重要影响。本文在对中蒙经贸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二连浩特在中蒙经贸合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其发展成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蒙经贸合作将产生的影响,旨在解决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立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的对策建议,通过建立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推动中蒙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 中蒙合作 出口扩展型生产函数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引言9-19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6
- 1.2.1 关于自由贸易区影响效应的研究10-14
- 1.2.2 关于中蒙经贸合作的研究14-15
- 1.2.3 关于建立中蒙自由贸易区的研究15
- 1.2.4 关于建立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的研究15-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1.4 研究内容17
- 1.5 研究目的17-18
- 1.6 创新点18-19
- 二、二连浩特在中国与蒙古国经贸合作中的地位19-27
- 2.1 中蒙经贸合作现状19-23
- 2.1.1 中蒙贸易现状19-20
- 2.1.2 中蒙投资现状20-21
- 2.1.3 中蒙贸易商品结构21-23
- 2.2 内蒙古与蒙古国经贸发展现状23-25
- 2.2.1 内蒙古占中蒙贸易额比重高23-24
- 2.2.2 内蒙古对蒙口岸的发展24-25
- 2.3 二连浩特在中蒙经贸合作中的重要地位25-27
- 2.3.1 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口岸25
- 2.3.2 承担沿边地区国际物流与进出口加工业务25-26
- 2.3.3 中蒙合作先导区26-27
- 三、二连浩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及现实基础分析27-36
- 3.1 建立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的现状分析27-29
- 3.1.1 二连浩特对外贸易现状27-28
- 3.1.2 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现状28-29
- 3.2 建立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29-34
- 3.2.1 推动中国对外开放沿边口岸功能的提升29-30
- 3.2.2 提高二连浩特开发开放试验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管理水平30-33
- 3.2.3 充分发挥推动中蒙合作和扩大沿边开放的战略作用33-34
- 3.3 二连浩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34-36
- 3.3.1 利用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政策环境34
- 3.3.2 二连浩特具有明显的交通和区位优势34-35
- 3.3.3 中蒙两国产业形成互补,为自由贸易区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35
- 3.3.4 内蒙古与蒙古国经贸发展势头强劲35-36
- 四、建立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36-42
- 4.1 二连浩特与蒙古国的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36-41
- 4.1.1 模型构建36-37
- 4.1.2 模型实证分析37-39
- 4.1.3 模型实证估计39-41
- 4.2 建立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的结论分析41-42
- 五、建立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42-45
- 5.1 交通瓶颈仍然存在42-43
- 5.2 政策支持不足43
- 5.3 二连浩特口岸贸易方式单一43-44
- 5.4 中蒙两国贸易结算制度不健全44
- 5.5 长期利好和短期矛盾44-45
- 六、建立二连浩特自由贸易区的对策建议45-48
- 6.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45
- 6.2 加强通关、财税政策支持45-46
- 6.3 促进口岸产业转型升级46-47
- 6.4 加强金融支持47
- 6.5 加强两国沟通对话47-48
- 七、结语48-50
- 7.1 结论48-49
- 7.2 不足之处49-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红波;从西部大开发看内蒙古自治区对蒙古国的边境贸易[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6期
2 娜琳;;中蒙经贸关系现状及前景[J];东北亚论坛;2007年02期
3 姜鸿;张艺影;;FTA框架下中蒙矿产资源合作模式[J];东北亚论坛;2012年01期
4 孟广文;刘铭;;天津滨海新区自由贸易区建立与评价[J];地理学报;2011年02期
5 麻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之探讨——以比较研究为视角[J];东南亚研究;2005年04期
6 陈柳钦;;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探讨[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04期
7 陈建安;;中韩日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8 陈媛媛;李坤望;王海宁;;自由贸易区下进、出口贸易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跨国数据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9 郝春虹;二连浩特口岸中蒙边境贸易现状及前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10 汤秀莲;东北亚经济发展中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J];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外交学院教授 樊莹;[N];国际商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包明齐;中国与蒙古国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胡学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吴岳峰;天津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若干问题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赵溯理;中蒙经贸合作共赢模式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梁浩;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确定性因素与非确定性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2013年
6 钱利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与展望[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3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93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