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海事大学》 2013年
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刘爱民
【摘要】: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经济间的互动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推进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协调内部港口群,提升航运中心的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东北地区资源整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内部资源互补。 在本文的论证中,首先对国际航运中心进行了界定,探讨了区域经济的概念,分析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环境,得到建设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各方优势。再次,从三个层面对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经济进行了互动作用的探讨,一是研究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内部港口群的协调发展,对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内部的港口群建立了非集计模型,确定了各港口的功能定位;二是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互动发展,探讨了区域与港口产业的关联性;三是进一步分析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互动发展,构建了空间互动的模型。最后,针对加强两者的互动作用从而促进双方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及辽宁沿海经济带之间存在互动作用,互动作用的主要表达形式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拉动东北区域经济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从数据的角度验证了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于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127;F55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晶;吕靖;;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影响机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赵克勤;基于集对分析的方案评价决策矩阵与应用[J];系统工程;1994年04期
3 刘克利,彭水军,陈富华;主导产业的评价选择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2003年03期
4 王丹;吕靖;;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城市互动发展战略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5 李俊军;"区港互动"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筑底提速[J];中国港口;2004年10期
6 陈航,栾维新,王跃伟;渤海湾港口群的协同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2期
7 狄乾斌,韩增林;从港城关系看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2期
8 陈再齐,曹小曙,阎小培;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9 吴国付;程蓉;;港口对地区经济贡献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3期
10 于立,宫长亮,刘妍;东北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海东;曾志兴;;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性能优化[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2 张莲;邱道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北泉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3 赵君;蔡翔;;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研究——以广西制造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8期
4 李电生;员丽芬;;港口群物流系统效率测度——基于多子系统模糊DEA模型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祝建;余思勤;;我国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我国经济由外需拉动向内需驱动转型的一个证据[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袁宇涛,李金林;B-P人工神经网络在区域主导产业辨识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7 胡笑寒;;上海郊区支撑产业关联度分析——某城镇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8 解志红;张卫国;;区域中心城市工业主导产业选择以及辨识模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梁双波;曹有挥;吴威;;港口后勤区域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综合效应评价——以上海外高桥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2期
10 陈振环;;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与上清寺片区第三产业产业分析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顺杰;;加快构建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思路和对策[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3 张丽君;秦耀辰;;基于SSM的开封市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4 张青春;张丽君;秦耀辰;王忠伟;耿秀丽;陈泗;;第十六章 汴西新区科学发展[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5 马良;;集对分析模型下的群组决策方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熊渝江;;基于同异反产生式规则的非精确推理及应用[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荣;刘思峰;;灰色聚类评价方法的延拓研究[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刘思峰;谢乃明;;基于改进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评估方法[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张斌;赵秀海;;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模糊集对分析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10 黄树林;张江;李华;贺仲雄;;模糊化的联系数及其应用初探[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桃迎;交通领域中的聚类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孙庆;区域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晓东;基于绿色理念的港城协调关系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董永祥;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庄佩君;全球海运物流网络中的港口城市—区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葛振忠;基于随机森林和Copula的港口物流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张洪亮;离散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孟宪萌;基于过程模拟的越流区承压含水层脆弱性评价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张荣;交互式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王鹏翔;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记波;浙江省优势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洋;辽宁省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高琳;辽中南城市群环境风险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宫田辉;基于产业耦合的港城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韩丹丹;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评价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文慧;港口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杜洋;供应链环境下煤炭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决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丽丽;天津港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廖传波;深圳市港城协调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魏宝亮;我国氧化铝进口分析及接卸港选择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颜谢霞;;杭州市产业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互动关系研究[J];北方经济;2011年10期
2 吕永波,杨蔚然,王瑞花,姚宗波;我国主要集装箱运输港口的竞争力评价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赵罡,蓝庆新;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问题及其调整[J];长白学刊;2004年02期
4 赵婉莹;卢林;;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洪昌仕;长江口港口群建设条件与布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年04期
6 李宗伟,吕玉晓;港口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1年04期
7 张存溎,孙秋生,王立中;京唐港港口腹地和物流分析预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02期
8 刘斌,陈得力;贫信息状态下的集装箱吞吐量精确预测灰色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钟铭;吴艳云;栾维新;;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协同度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李晶;吕靖;;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影响机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健元;东亚地区国际港口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比较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淼佳;基于非聚合理论的货主选择港口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2 宁涛;港口经济影响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3 尤德义;辽宁港口资源整合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剑;;国际航运中心与港口经济的关系[J];水运管理;2011年03期
2 龚高健;张燕清;;建设环台湾海峡国际航运中心问题探讨[J];亚太经济;2009年01期
3 李上康;;“314”总体部署下重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方案设计与实现[J];中国港口;2010年09期
4 孙光圻 ,刘福生 ,马彩文;大连瞄准东北亚航运中心[J];中国船检;2004年01期
5 ;大连瞄准东北亚航运中心[J];水路运输文摘;2004年05期
6 张丽;发展临港产业集群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年05期
7 ;疏浚振兴“主通道”——专家畅谈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J];水路运输文摘;2005年05期
8 杨兴洲;;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访广州港务局副局长杨练军[J];珠江水运;2010年06期
9 任慈杰;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初探[J];中国港口;1995年05期
10 陈涌;建设长江经济区国际航运中心的思考[J];综合运输;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俊;刘志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付承伟;潘峰华;;我国交通网络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1995—2005)[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管镇滨;马锦郁;;西北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张玲;张晓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启示[A];陕西省社会科学理论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付晓东;;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生全;冯静;高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评判模型[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冯拾松;;论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吴翠玲;蔡国友;李培进;张传本;吴曙霞;;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成海霞;;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李琪;张越;;互联网因素对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明;[N];中国交通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胡荣山;[N];中国交通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志彦 见习记者 张小乐;[N];解放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杨联民 花善岱;[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本报驻沪记者 赵虎;[N];中国水运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清敏 见习记者 马连鹏;[N];大连日报;2005年
7 李志石;[N];中国贸易报;2009年
8 记者 欧阳亮;[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李高超;[N];国际商报;2011年
10 徐剑华;[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民;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李晶;辽宁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张颖华;港航产业成长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徐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优势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5 王莉茗;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来逢波;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段志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林矗;外源性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宏亮;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丽丽;国际航运中心与内陆港互动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曹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吴曦;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金震东;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陈雪剑;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马怡济;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提升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李兴春;天津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郭逸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代际划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子京;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对辽宁省对外贸易促进作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大连国际航运中心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5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95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