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经贸大学》 2015年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实证分析
潘利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区域间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的不完整、资源的紧缺,促使人们寻找更加有效的经济发展策略,区域间的协调互动发展被提上章程。这种互动发展让人们清楚的意识到区域协调积极有效地解决了行政分割、产业趋同、环境失衡等问题,优化了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的增长,提升了综合实力。我国也加快了区域间协调发展的进程,一些地区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提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我国国情原因造成的一些区域间实力相差很大,经济基础薄弱,区域间的差距很大,这大大抑制了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不利于我国长远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京津冀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是否协调。首先介绍了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背景和国内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其次运用描述性统计对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现状进行测度,对京津冀区域的人均GDP指标做了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检测,京津冀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有增大的趋势。Theil指数与标准差系数、不平衡差变化趋势大致相似,都呈现区域经济相对差异总体在波动中缓慢下降的趋势趋势。 随后运用R/S分形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所呈现的非线性状况做实证检测,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具有长期正相关特征,,区域间经济一直存在着差异较大,发展不协调的趋势,未来的二十年区域间经济将保持和过去二十年几近相同的趋势,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不协调趋势还将继续。我们必须要重视造成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和原因,积极主动的寻找影响因素去抑制发展不协调的趋势,促进区域间多方面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的综合实力。利用多个指标对区域经济协调互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京津冀区域协调互动发展中的排名几乎没有变化,区域间的差距仍然变大,区域间的互动发展严重不协调,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问题,且河北省的发展还是远远落后于北京和天津。最后针对京津冀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分析——理论与实证[J];才智;2011年19期
2 陈丙欣;叶裕民;;京津冀都市区空间演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1期
3 陈红霞;李国平;;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4 韩燕;聂华林;;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2年04期
5 杜丽永;蔡志坚;;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了吗?——基于时间序列的再检验[J];当代财经;2012年02期
6 孙久文;邓慧慧;;京津冀区域趋同的实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7 李国平;陈秀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J];地理研究;2009年01期
8 曾珍香;段丹华;张培;王欣菲;;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区域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年01期
9 陈培阳;朱喜钢;;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10 杨君岐;邹松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凯;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安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统计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贾威;潘浩敏;;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王三元;;京冀两地经济差距及其因素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20期
3 张可云;郑拴虎;赵秋喜;;关于带动北京周边贫困地区发展问题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4 刘志伟;赵永琴;;人民币汇率市场分形特征分析——基于R/S分析的实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田华;;基于LW估计的中国证券市场长记忆性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崔大树,张国平;我国现阶段统筹区域发展的结构和模式[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段学军;张予;于露;;长江沿江国家战略发展区功能识别与培育[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8 赵进文;庞杰;;中国A股与H股收益率波动的分形协整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8期
9 郑炎成,鲁德银;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距的解释力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7期
10 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晔;郭春丽;;世界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治理经验及对北京市的启示[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徐辉;徐颖;;构筑“开放、合作、和谐”的首都经济圈空间发展新格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晔;;世界城市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其对北京的启示[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干春晖;郑若谷;;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演变及其产业分解[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5 刘国炳;黄大学;;区域统筹发展与我国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的合理推进[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冯振环;王莉娜;冯领香;;京津冀都市圈脆弱性水平差异的致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7 史修松;;中国工业经济空间差异及其演化——基于泰尔指数的分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陈阳;;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演化研究——基于关联网络和价值区段的分析方法[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9 刘邦凡;;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A];学习“十八大”精神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王余丁;郑林昌;陈志国;;加快河北融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重点选择[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胡元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辉;我国区域人文环境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潘文轩;我国财政分权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8 华小全;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和春军;产业协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孙立成;区域食物—能源—经济—环境—人口(FEEEP)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超;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投资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徐昌华;城市群发展与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文红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调控启示[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曦;中国股市高频截面数据的概率分布及其时间相关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许瑾璐;福建省周宁狮浦盆地土地优化布局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丽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7 陈永剑;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项伟;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9 周杜辉;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飞;国土空间功能分异下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颖;齐亚伟;;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演化与政府调控[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吴殿廷;何龙娟;任春艳;;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韦伟;中国区际差异成因考[J];财经科学;1995年02期
5 段雨澜;地区间税负差异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7 蒋清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1995年06期
8 徐龙炳,陆蓉;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沿研究[J];财经研究;2001年08期
9 刘福垣;中国发展失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J];财贸经济;2003年09期
10 申秋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J];财贸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韩兆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3 张晓青;数字就业——基于GIS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书茂;基于GIS的区域可持续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5 蒙少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苏方林;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蒋悟真;转型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王广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文俊;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才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黑龙江省城市系统演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连云;石亚碧;;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2 王丽;;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发展[J];理论界;2007年06期
3 胡占琪;宋辉;;京津冀区域2010年产业发展预测[J];中国统计;2007年10期
4 李娟;;京津冀合作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J];领导之友;2007年05期
5 汪海;;构建京津冀区域的三大经济增长极[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6 从佳琦;;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与河北省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年12期
7 王丽丽;;京津冀区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年08期
8 孟广文;;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年06期
9 杜小平;;创新与发展:天津城市在京津冀区域旅游中的定位与战略[J];城市;2009年08期
10 母爱英;罗义;王建峰;;金融危机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吸引外资行业变动趋势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桂荣;;关于构建制度化、常态化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的若干思考[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烁;李全起;;用系统论的观点谈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构建和发展[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文胜;;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宋辉;;河北省与京津冀区域2010年产业发展对比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苏舰;王玢;赵霜;徐丽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平衡性分析——基于京津冀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卢卫;;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影响[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潘新颖;李南方;路紫;孙中伟;;意义、内容、思想与重点: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合作战略[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余冬根;;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余冬根;;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前言[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胜;[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南欤 梅音;[N];市场报;2005年
3 孙世芳;[N];河北日报;2008年
4 天津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副主任 罗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郑立华;[N];中国商报;2012年
6 隋晓姣;[N];中国航空报;2014年
7 孙晓胜 胡梅娟 张洪河;[N];中国工业报;2006年
8 驻河北首席记者 李书岐 通讯员 郭文辉;[N];中国交通报;2012年
9 孙梦姝;[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高原 实习记者 张梦洁;[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曼;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窦宗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蕴;京津冀区域产业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纪珊珊;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7年
3 李新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中地方政府竞合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张桂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杨畅;京津冀区域科技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6 蔡洋;京津冀区域合作的政府博弈与政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7 段丹华;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郑宏;京津冀区域差异与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刘海洋;石家庄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黄希睿;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与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5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9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