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论文 >

福建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8-03 07:55
  【目的/意义】我国在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水资源浪费严重、大气质量下降、土地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探讨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推动城市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方法/过程】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9-2017年福建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福建省2009-2017年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呈现上升趋势,协调等级已发展为中度协调;福建省各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持续提高,几乎都在勉强协调及以上,福州、厦门和泉州已达到优质和良好协调;空间上表现为东南部沿海地区高,西北内陆地区低的分异;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R&D经费支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预算内收入等。 

【文章来源】:台湾农业探索. 2020,(06)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福建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福建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

城镇,生态环境,协调度,福建省


根据变异系数分别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到2009、2013和2017年福建省各市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表2)。根据其可将福建省各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划分为4类:0<(u1、u2)<0.1为发展水平弱;0.1<(u1、u2)<0.2为发展水平一般;0.2<(u1、u2)<0.4为发展水平较高;0.4<(u1、u2)<1为发展水平高。从城镇化系统来看,3个时间段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u1)平均值分别为0.3066、0.3131和0.3344,表明福建省各市城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且总体水平较高;变异系数数值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值有所缩小,表明福建省各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呈现缩小的趋势。具体来看,厦门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一直处于福建省“领头羊”地位,厦门市良好的区位、优惠的政策以及舒适的环境等使其对资本、人才吸引能力巨大促进了城镇化发展水平快速发展。此外,省会城市福州市、县域经济发达的泉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处于高水平。漳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莆田市在2009、2013年城镇化发展水平一般,但数值无限接近较高水平,在2017年数值上升到0.2783,进入较高水平。龙岩市、三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一般,南平市、宁德市则一直处于较弱的发展水平。从生态环境系统来看,3个时间段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u2)平均值分别为0.4557、0.4639和0.5273,表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也是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且处于高水平且各市生态发展水平差距较小。具体来看,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属于高城镇化高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类型,与其他城市相比产生的生态压力更大,但同时生态响应如重视污染治理的投资、并实现工业废物充分利用等使其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处于高水平。漳州市、莆田市生态环境一直处于高水平。龙岩市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增长最快,在2017年也达到了高水平。三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在2009、2013年一直位于福建省最末,作为新兴工业城市,其人均工业废物排放量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较大,引起相关部门注意经过治理、投资,生态环境得到快速发展在2017年接近高水平。南平市生态环境发展在2009年为较高水平之后进入高水平,而宁德市在2017年时从高水平下降为较高水平。2.2.2 耦合协调度演化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效应测度与交互胁迫关系验证[J]. 马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02)
[2]吉林省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研究[J]. 丛小丽,黄悦,刘继生.  地理科学. 2019(03)
[3]基于水资源约束的中国城镇化SD模型与模拟[J]. 曹祺文,鲍超,顾朝林,管卫华.  地理研究. 2019(01)
[4]泛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特征与驱动机制[J]. 孙黄平,黄震方,徐冬冬,施雪莹,刘欢,谭林胶,葛军莲.  经济地理. 2017(02)
[5]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J]. 王劲峰,徐成东.  地理学报. 2017(01)
[6]县域城镇化发展:生态理念、耦合机理及其实现路径[J]. 张晓琴,谢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6(06)
[7]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J]. 方创琳,周成虎,顾朝林,陈利顶,李双成.  地理学报. 2016(04)
[8]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测度研究[J]. 汪中华,梁爽.  生态经济. 2016(02)
[9]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 崔木花.  经济地理. 2015(07)
[10]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陈向阳.  中国经济问题. 2015(03)

硕士论文
[1]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式研究[D]. 肖艳玲.贵州财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19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engtaijingji/3319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