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23:24

  本文关键词: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国货币政策周期 对我国经济影响 传导机制 向量自回归模型 对策性建议


【摘要】:美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变化。2007年,美国爆发了严重次贷危机,其对全球经济的破坏性十分巨大。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不断深化,国内的资本账户也不断对外开放,因此我国经济极容易受到全球经济的冲击。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变动对全球经济影响深远,因此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周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和传导机制两个方面,重点考虑货币政策的时滞,分析中美两国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周期的同步性,在理论上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对我国经济状况的影响。实证研究方面,为了分析整个美国货币政策周期通过利率和汇率渠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本文选择美国基础货币供应量、我国工业增加值、资本流入额、我国进出口总额等七大指标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来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对我国进出口各方面的影响。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结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着重论述了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同时,对我国如何抵御当前美国货币政策周期的冲击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建议主要从我国完善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展开。
【关键词】:美国货币政策周期 对我国经济影响 传导机制 向量自回归模型 对策性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27.12;F12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导论9-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目的、方法以及研究框架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方法10-11
  • 1.2.3 研究框架11
  • 1.3 文献综述11-15
  • 1.3.1 美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1-13
  • 1.3.2 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对国外的溢出效应13-14
  • 1.3.3 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和我国应对措施14-15
  • 1.3.4 简要评述15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5-17
  • 1.4.1 本文的创新15-16
  • 1.4.2 本文的不足16-17
  • 2 相关理论17-23
  • 2.1 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17-19
  • 2.1.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7-18
  • 2.1.2 货币危机理论18
  • 2.1.3“流动性陷阱”相关理论18-19
  • 2.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19-23
  • 2.2.1 货币政策的时滞19-20
  • 2.2.2 利率渠道20
  • 2.2.3 资产价格渠道20-21
  • 2.2.4 汇率传导渠道21
  • 2.2.5 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21-23
  • 3 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3-38
  • 3.1 中美两国经济的相互影响23-30
  • 3.1.1 美国经济周期与我国经济周期23-25
  • 3.1.2 美国货币政策周期与我国货币政策周期25-30
  • 3.2 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对我国经济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30-31
  • 3.2.1 利率渠道30-31
  • 3.2.2 汇率渠道31
  • 3.3 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31-38
  • 4 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38-54
  • 4.1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建立38-43
  • 4.1.1 变量的选取以及数据来源38-42
  • 4.1.2 模型的建立42-43
  • 4.2 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周期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43-50
  • 4.2.1 滞后阶数的确定43
  • 4.2.2 VAR单位圆检验43-44
  • 4.2.3 Granger因果检验44-45
  • 4.2.4 协整检验45
  • 4.2.5 脉冲响应函数45-49
  • 4.2.6 方差分解49-50
  • 4.3 实证结果分析50-53
  • 4.4 本章小结53-54
  • 5 结论与建议54-59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54
  • 5.2 政策建议54-59
  • 5.2.1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对策55-57
  • 5.2.2 完善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对策57
  • 5.2.3 关于我国资本流动的对策57-59
  • 参考文献59-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桩,李勇;浅谈近期美国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目标工具及操作特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振华;美国货币政策面临转折[J];金融信息参考;2004年06期

3 宋小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货币政策[J];南方金融;2004年11期

4 包明友;;美国货币政策走进伯南克时代[J];中国金融;2006年05期

5 叶辅靖;;美国货币政策走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年18期

6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05期

7 张鹏;;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实体经济和信贷供给的影响探讨[J];商业时代;2012年08期

8 王艳;张鹏;;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信贷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J];投资研究;2012年02期

9 谢蓓;;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周新云;;战后美国货币政策变化的特点[J];浙江金融;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卢义;美国货币政策与中国尿素出口[N];农资导报;2012年

2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汪涛;“雾霾”笼罩美国货币政策[N];证券时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云;财长换人 美国货币政策不会大变[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美国货币政策被巨额债务绑架[N];证券日报;2013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美国货币政策将延续 对中国影响有限[N];证券时报;2014年

6 东航国际金融公司 陈东海;不要轻视了美国货币政策收紧[N];证券时报;2014年

7 越秀金融集团副总经理 苏亮瑜;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渐行渐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8 本报驻美国记者 吴成良;美国货币政策走向仍不明朗[N];人民日报;2014年

9 国家信息中心 赵硕刚;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开启全球新博弈[N];上海证券报;2014年

10 上海社会科学院 金融研究中心 副主任 研究员 潘正彦;美国货币政策转向或早于市场预期[N];上海证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庄佳;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朱欣乐;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机理[D];吉林大学;2014年

3 张鹏;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萌;美联储加息周期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分析[D];外交学院;2016年

2 于依洋;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刘冠栾;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4 吴裕晴;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吴恺迪;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6 张利娟;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宣诚;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股市溢出效应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董叶超;关于美国货币政策对各类国家贸易影响的差异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沈璐敏;美国货币政策跨国溢出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10 宋e,

本文编号:1027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027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c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