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专业化“挤出效应”与技术进步迟滞
本文关键词:垂直专业化“挤出效应”与技术进步迟滞 出处:《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垂直专业化 技术进步迟滞 人力资本匹配 挤出效应
【摘要】:本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垂直专业化技术进步迟滞现象进行解释。研究结果发现两条内在机制:其一,若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对发达国家技术存在依存关系,垂直专业化过程会"挤出"研发部门的人力资本水平,并把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锁定在技术低端的生产性部门,弱化了自主创新能力;其二,基于生产技术的偏向性,发展中国家也会将人力资本用于生产环节而不是创新环节,从而研发部门人力资本不足,表现出技术进步迟滞现象。基于反事实的论证结果表明,如果选择参与国际分工的人力资本与垂直专业化不同环节相匹配,则垂直专业化可以引致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在垂直专业化继续深化过程中对初始人力资本适配性选择的要求。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explain the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retardation of technical progres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wo mechanisms: first, i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as dependency relation, the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process will be "crowding out" R & D department level of human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locked in the low end of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weakening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econd, the bias of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developing countries will also b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capital links rather than innovation, and lack of R & D Department of human capit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howed hysteres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unterfactual argument, if you choose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different segments to match, while the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can lead to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reflecting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to the initial human capital fitness selection requirements in deepening process.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1&ZD011) 安徽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J01005139)的资助
【分类号】:F114.1;F113.2
【正文快照】: 引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制造业凭借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将其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国际贸易总量的大幅度上升也与全球范围内的垂直专业化密切相关。尽管如此,中国对外开放中逐步形成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优势行业经济模式的演进路径和现实格局都表明,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仲崇高;王晓苏;;国际垂直专业化理论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石弘华;;中国垂直专业化比重动态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3 张媛;;东亚地区垂直专业化在新背景下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4 赵明亮;臧旭恒;;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及经济效应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5 袁学军;;垂直专业化分工及其贸易所得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9年13期
6 刘燕然;;中国产业集聚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关系研究[J];中国商贸;2014年03期
7 孙景蔚;李淑锦;;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的产业升级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22期
8 胡业生;兰霞;;复杂科学视角下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9 王昆;;垂直专业化、成本优势与产业竞争力[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王中华;;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再度量——基于黑田法的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娟;;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晓雷;构造垂直专业化产业体系[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炳南;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其娟;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间品贸易与经济波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王昊;中国在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D];吉林大学;2014年
3 邓建强;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产业技术升级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陈振生;产业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学乐;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二氧化碳排放[D];湖南大学;2012年
6 刘燕然;中国产业集聚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关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7 管泉森;垂直专业化分工视角下我国产业结构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赵丹;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9 黄巍;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技术转移[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史明珠;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37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33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