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出处:《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基础设施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丝绸之路经济带 空间外溢性 交通网络
【摘要】:本文立足于多种经济增长理论,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4省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维要素的空间面板数据,在经济、地理与邻接三种空间权重下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估计交通基础设施与相关控制变量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整体交通运输能力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正向溢出效果明显,铁路与高级公路密度次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效果不佳。除此之外,交通基础设施直接效应远大于间接效应,对本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作用明显。最后从研究样本整体和个体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对策。
[Abstract]:......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兵团经济研究所;
【基金】:新疆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兵团屯垦经济研究中心2015年度招标立项重点项目“新常态下提升新疆经济质量问题研究”(项目编号:XJEDU020215B01)
【分类号】:F127;F224;F512.3
【正文快照】: “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提出至今,逐渐从建设理念转化为现实,如今建设成果丰硕,该战略突破口正是加强沿线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并提出要优先部署铁路、公路等项目。2015年政府制定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再次强调了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淼薇;郝前进;;初始规模、生产率与企业生存发展——基于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2 李连发;;上市公司多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02期
3 叶彬;;我国企业集团背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05期
4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2年01期
5 狄煌;;提高生产率是促进小企业工资增长的关键[J];中国劳动;2013年11期
6 冯海发;中国农业总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J];统计研究;1988年03期
7 ;提高生产率的动力是什么(资料选编)[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8 肖光恩;刘秋慧;;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分析?——基于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J];长江论坛;2009年05期
9 霍杰;;服务业自由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年08期
10 王业斌;陈鹏;;广西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78-2010[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2 孟令杰;顾焕章;;中国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构成分析[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星星;;中国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测度及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5 刘振娥;单传宝;;我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成因分析——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7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8 韩中;;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分析——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9 石海平;;石景山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实证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10 ;第二十九章 全要素生产率的非参数测度与分解[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实习生 赵方宇;绿色GDP时代,请精算“碳生产率”[N];文汇报;2009年
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嵇尚洲;立足于提高生产率水平推进城镇化[N];人民日报;2014年
3 ;中国竞争力提升之本[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张斐斐 任茜;中国的风险来自于资产价格上涨[N];经济观察报;2010年
5 许剑毅 刘耀东 江源;多轮驱动的中国劳动生产率[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特约记者 乙纯;劳动生产率下滑意味什么?[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巩崇一;我国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2 戴小勇;要素错配、企业研发决策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黄苹;基于溢出源视角的R&D溢出对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石慧;中国省际间农业生产率差异及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丽;信息技术是否提高了我国生产率?[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魏梦茹;宏观经济政策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夏佳佳;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4 陈炜;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实证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5 蒋林萍;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李婷;信息化、生产率与企业出口行为[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温馨;厦门贸易自由化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D];集美大学;2016年
8 孙晶;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分析[D];西北大学;2016年
9 张哲;基于城市间比较的成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孟薇;服务生产率视角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54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35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