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产业关联的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本文关键词:基于区域产业关联的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出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京津冀区域 投入产出模型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作为中国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于2015年4月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需要调整京津冀区域的经济结构,使空间利用合理化,同时探索人口稠密地区优化综合发展的新模式。由于行政区划不同,区域合作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发展规划和政策不能相互衔接,产业布局需要进一步完善,人口分布不平衡,交通发展遇到瓶颈,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资源和能源效率需要提高。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在理论和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首先,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京津冀区域三大产业的比重、要素分配机制、产业协调机制以及产业链机制。然后,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京津冀每个地区的产业影响力和感应度以及地区之间的产业关联系数。最后,根据京津冀区域产业关联情况,提出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和政策建议。
[Abstract]:"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plan, as part of a China development strategy, released in April 2015.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plan to adjus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 make reasonable use of space, and explore a new model of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of optimization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Due to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regional cooperation many obstacles to overcome, not planning and policy development with each other, the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ndustrial layout,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traffic development bottleneck, infrastructure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resources and energy efficiency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per is on the basis of theory and data model,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 on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f the analysis from four aspects,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 three industrial proportion factor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ndustry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th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chain. Then, through the input-output model, industr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calcul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in each region and industry influence and induction degree and area.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rea Industry Associatio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the Beijing Tianjin Hebei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ath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钟夫,胡睿宪;浅谈京津冀区域的合作发展[J];前线;2004年06期
2 杨开忠;浅议京津冀区域发展[J];前线;2004年12期
3 窦宗军;宋辉;李彦彪;;京津冀区域及环京津地带产业现状及发展[J];中国统计;2006年09期
4 张向阳;党胜利;刘志峰;;京津冀区域经济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6期
5 马海龙;;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模式选择[J];城市;2010年07期
6 ;京津冀区域经济亟待一体化[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01期
7 毛其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8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50期
9 李媛媛;孙文生;;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年10期
10 杨连云;石亚碧;;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桂荣;;关于构建制度化、常态化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的若干思考[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烁;李全起;;用系统论的观点谈京津冀区域经济的构建和发展[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文胜;;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宋辉;;河北省与京津冀区域2010年产业发展对比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苏舰;王玢;赵霜;徐丽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平衡性分析——基于京津冀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卢卫;;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影响[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潘新颖;李南方;路紫;孙中伟;;意义、内容、思想与重点: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合作战略[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余冬根;;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余冬根;;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前言[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雷汉发;京津冀区域合作再提速[N];经济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朱竞若 孙秀艳 余荣华 李增辉;京津冀区域统筹治理大气[N];人民日报;2013年
3 记者 李巍;7月份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有所下降[N];河北日报;2014年
4 记者 李岩 通讯员 王庆连;我市企业尽享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便利[N];保定日报;2014年
5 孙占稳 沈东坡;京津冀区域合作研究全面启动[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6 徐飞鹏;加强交流合作共谋京津冀区域科学发展[N];北京日报;2007年
7 张魁兴;河北凸起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关键[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记者 郭京泉;京津冀区域发展合作研究全面启动[N];廊坊日报;2006年
9 民宣;民进河北省委持续建言京津冀区域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9年
10 于宛尼;北京奥运会期间京津冀区域内进京车辆进行强制性分流[N];工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妍;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PM_(2.5)治理及其对经济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2 李曼;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窦宗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乾乾;基于区域产业关联的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2 肖俏;适应性治理视阈下京津冀府际合作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张晓璞;天津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4 梅如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5 薛海玉;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转移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6 崔雪;京津冀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7 孙丽君;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趋同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8 叶婧;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节点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吕阳;基于轴辐式网络的京津冀区域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谷瑞;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测度与优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55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35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