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外包对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逆向外包对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出处:《南开经济研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逆向外包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后发国家
【摘要】:本文基于李嘉图框架和熊彼特式创新方式构建了包含逆向外包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逆向外包作为一种发展中国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新战略将如何对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发生作用。研究表明:从增长视角看,逆向外包能够促进后发国家创新强度增加、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潜在经济增长力提高。从分配视角看,逆向外包对后发国家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作用,当逆向外包程度深化并超过一定阀值后,收入分配格局越来越偏向于高技能劳动力。研究结论背后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弥补低技能劳动力相对收入下降的转移支付手段和降低逆向外包交易成本的制度建设两种方式,合力推进逆向外包新战略的顺利实施。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model containing reverse outsourcing based on Li Ka - tu ' s framework and Schumpeter - style innovation , and studies how to improv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tribution , the reverse outsourcing can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the country ' s industrial structure ,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 The policy implication behind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policy makers can push forward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trategy of reverse outsourcing by making up the transfer payment means of low - skilled labor force and reducing the transaction cost of the reverse outsourcing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1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后金融危机时期,当中国经济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驱动的增长遭遇到产能过剩、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加大的阻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结构调整阶段。该阶段里,我国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主创新来实现。但自主创新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一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观;能力经济规范下的收入分配制度重构──评张道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2 吴涌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卫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使消费需求受阻的表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F.H.G.费雷拉;风暴之后的风平浪静:智利的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5 任玉岭;大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J];经济界;2001年03期
6 周振华;我国收入分配变动的内涵、结构及趋势分析[J];改革;2002年03期
7 周小林;我国入世后收入分配的思考对[J];四川财政;2002年09期
8 李一鸣,李福信;解析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J];统计与决策;2002年09期
9 孙园;我国收入分配若干现状分析[J];福建税务;2002年11期
10 沈立人;意在开拓 呼唤共进——读《收入分配:制度变迁与理论创新》[J];学海;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国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2 武学民;;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对策[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业圳;;收入分配与个人努力程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阮宜胜;;论财政调节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邹东涛;;收入分配与贫富和谐的冷思考[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6 孙祖芳;;政府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制度中的职责与对策[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7 吴彩虹;;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钟若愚;;收入分配制度的国际比较——激励理论与实践考察的一种思路[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陈广汉;;论收入分配的模式与调整[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10 唐绍欣;;中国脑体收入分配:制度变迁及其特征[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谷亚光;各国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孟令军;效率与公平关系下的收入分配差距[N];鞍山日报 ;2007年
3 孟令军;效率与公平关系下的收入分配差距[N];光明日报;2007年
4 张军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公共情绪与收入分配[N];经济观察报;2007年
5 詹小洪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经济学家茶座》特邀执行主编;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再认识[N];中国改革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杨仕省 林晓;收入分配方案“八年抗战”[N];华夏时报;2011年
7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杨志勇;收入分配制度断想[N];中国财经报;2012年
8 记者 朱磊;建立收入分配法律体系[N];法制日报;2012年
9 著名经济学家 梁小民;收入分配,治标与治本[N];广州日报;2012年
10 本报特约评论员 顾骏;收入分配制度应呼应民众的幸福感期待[N];中国经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曲国丽;中美第三次收入分配透明度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玲;公共政策视角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及国际借鉴[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林秀珍(LIN Hsiu-cheng);基于收入分配视阈的居住正义国际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孙浩进;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变迁[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乐山;基于财政视角的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7 祝洪娇;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周青梅;转型期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贾冰;政府稳定偏好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李栗;收入分配差距的贫困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秋霞;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8年
2 汪芳;初次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3 陈振;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对消费的影响及对策[D];湘潭大学;2011年
4 高凤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关搏;中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相互影响的数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陈巍;居民收入分配领域中的政府责任问题[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7 薛叔同;基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8 怀文娟;个税再分配效应的测量及对城镇居民的调节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代津榜;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10 刘荣双;慈善事业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4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37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