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生态地区空间均衡内涵界定与状态评估——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
本文关键词:沿海生态地区空间均衡内涵界定与状态评估——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 出处:《地理科学》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人地协调 沿海生态地区 空间均衡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摘要】:以沿海生态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运用组合类型方法测度空间均衡状态,得出以下结论: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开发强度呈现中部和东翼高、西翼低的空间格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呈现由东翼向西翼递减的空间格局;2开发不足型、均衡型、过度开发型区域并存,东翼多为均衡型区域,中部和西翼多为过度开发区域,西翼偏北地区多为开发不足区域;3区域本底条件、区域发展阶段、产业集聚状态、空间集约程度、管控制度设计、区际关系结构等是影响空间均衡的重要因素。
[Abstract]:Taking the Yellow River Delta high efficiency ecological economic zone in coastal ecological region as an example, the spatial equilibrium state is measured by the combination type method,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the development intensity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high efficiency ecological region is high in the middle and east flanks. The space pattern of the west wing is low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decreasing from the east wing to the west wing. (2) the underdeveloped, balanced and over-developed regions coexist, the eastern wing is mostly balanced,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wings are mostly over-developed, and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regions are mostly underdeveloped areas; (3) Regional background conditio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ag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state, spatial intensive degre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inter-regional relationship structure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spatial equilibrium.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553;4150112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5DQ008)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5LH07)资助~~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由于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空间分布、演化与协调成为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学科普遍关注的重点[1~3]。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水平在具有相似的地理结构特征条件下会趋于收敛,但即使在发达国家,因为区域自然、经济与社会等区域本底条件的差异造成经济、产业和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仁余;关注黄河三角洲造纸林[J];中华纸业;2002年12期
2 宫海燕,孙海泽;关于建设黄河三角洲制造业基地的思考[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赵惠民;;论黄河三角洲古代商品经济的发育[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徐静;;加快黄河三角洲发展的现实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8年06期
6 李沈阳;;汉代黄河变迁与黄河三角洲的开发[J];东岳论丛;2010年06期
7 孙金凤;周学声;;黄河三角洲发展村镇银行必要性·可行性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8 贾德昌;;黄河三角洲奋力崛起[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9期
9 黄秉杰;杨磊;周德田;;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新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2期
10 ;试论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战略[J];胜利论坛;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衣兰智;孙娟;;能源牧草在黄河三角洲的发展潜力分析[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任建兰;王成新;张晓青;张伟;;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生态功能区划分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4辑)[C];2012年
3 孙长江;;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的潜能优势[A];水资源管理与河流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高吉喜;李政海;;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建议[A];黄河河口问题及治理对策研讨会专家论坛文集[C];2003年
5 钟金彩;朱玲玲;戴爱斌;宋伟东;任华;吴修佩;;构建新的棉花生产体系 促进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何庆成;徐军祥;张波;叶晓滨;李采;康凤新;赵书泉;王岳林;任舫;黄文启;李明;袁西龙;刘桂仪;张中祥;许克民;;黄河三角洲重大环境地质问题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二——“十五”地质行业获奖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7 张林泉;;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课题组;沈荣勤;胥茂森;丁兆贤;刘洪波;张超;原松刚;菅慧洁;詹鸿翔;李国良;鲍建新;李勇军;;商业银行服务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9 毕玉珍;;低碳先行 错位发展——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10 王艳;李新运;宫磊;;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2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国宏 秦幸福;黄河三角洲正在变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2 李振峰 杨爱国;内涵丰厚的黄河三角洲人文精神[N];光明日报;2007年
3 王汝堂;山东黄河三角洲将建实验室[N];西部时报;2006年
4 李国宏;秦幸福;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在蚀退[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记者 燕永清;李国英来我市就黄河三角洲生态调水进行专题调研[N];东营日报;2010年
6 焦国栋 罗博;山东成立黄河三角洲六市消费维权联盟[N];中国工商报;2010年
7 ;生态建设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发展[N];黄河报;2010年
8 记者 杨君;黄河三角洲青年创业基地获省资金支持[N];东营日报;2010年
9 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孙富强;黄河三角洲书画联谊会第三届书画摄影展暨费朝奇先生收藏精品书画展开幕[N];潍坊日报;2012年
10 吕福明;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蚀退惊人[N];中国改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红丽;围填海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和碳汇功能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刘一霖;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序InSAR技术监测与地下流体开采相关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柳后起;黄河三角洲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周海燕;黄河三角洲数字生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5 孙庆荣;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式构建[D];同济大学;2006年
6 黄波;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海岸侵蚀过程时空演变与防护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任韧希子;黄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健民;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9 王天巍;黄河三角洲道路网络特征及其对生态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王薇;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初小静;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系统CO_2交换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王艳廷;自然生草对黄河三角洲梨园土壤物理性状及微生物多样性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晓华;黄河三角洲农田暗管排盐效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逸凡;近32年黄河三角洲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义忠;黄河三角洲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6 邢国琼;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和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7 乔学瑾;基于多光谱数据的最近50年黄河三角洲岸线自动提取[D];鲁东大学;2016年
8 孔祥龙;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种间相互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薛翘;基于产业集群的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10 南学良;晚更新世献县海侵以来黄河三角洲层序地层及古环境演变[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6年
,本文编号:1377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377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