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0 07:01

  本文关键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出处:《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4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方式 社会经济 生产要素投入 共同富裕 社会分配 社会保障制度 分配原则 市场竟争 弱势群体权益


【摘要】:正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在按劳分配的主体原则下,允许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
[Abstract]:First, the causes of the widening income gap in China. 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China's economic system i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under this economic system. Under the principle of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capital, technology and land are allowed. Labor and other production
【分类号】:F124.7
【正文快照】: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在按劳分配的主体原则下,允许资本、技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洁明;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思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刘海英;两种不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试析社会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按生产要素分配[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姜成洲;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特点[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15期

4 董尧庭;港口应积极探索和推进按生产要素分配[J];中国港口;2001年02期

5 傅思建;浅议“按生产要素分配”[J];抚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6 徐毅;浅议按生产要素分配[J];中国西部科技;2003年05期

7 廖继超,谢周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现实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汤美莲;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有本质区别[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9 邓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J];商场现代化;2006年03期

10 徐智环;;按生产要素分配依据若干分歧观点辨析[J];山东电大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蓉;;要素的所有权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2 陈永志;;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与实践的探讨[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胡钧;;论按生产要素分配——阐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4 宋光华;马剑平;;劳动价值论和按生产要素分配[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5 唐路元;;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历史考察[A];《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3年

6 金喜在;杨明;;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进一步探讨[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7 郭飞;;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是根本不同的分配制度[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8 叶守慧;;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思考[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9 宁向东;;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董国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分配制度的一个发展[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连坤;按生产要素分配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N];解放军报;2000年

2 王建国;正确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N];吉林日报;2000年

3 张燕喜;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两者间是否矛盾?[N];学习时报;2003年

4 郭飞;“要素财富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张苓;冶金企业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之路[N];中国冶金报;2000年

6 翟慧文;怎样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7 青岛市委党校 张传翔;生产要素以什么为依据进行分配[N];中国信息报;2001年

8 杜光;剩余价值理论的新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9 卫兴华 孙咏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若干热点[N];人民日报;2005年

10 闻潜;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走向[N];人民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鑫;试论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杨进汴;当前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振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拓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5 左金隆;按生产要素分配相关理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6 王海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钟成;简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罗雪中;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敬陶;论按生产要素分配[D];南昌大学;2006年

10 阙锋;长沙矿冶研究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薪酬管理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04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04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2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