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联合创新视域下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效率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7 13:36

  本文关键词:联合创新视域下产学研联盟的创新效率分析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7年1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联合体 创新效率 战略联盟 校企合作


【摘要】:产学研联盟中,创新主体的明确和校企各方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合作关系是开展联合创新的关键问题。运用中国制造企业的数据,考察了技术交易、战略联盟及研究联合实体三者的产学研创新效率,并引入企业规模、政府投入、所在地域等因素对产学研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随机生产函数模型建立实证,结果显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形成产学研的战略联盟形式具备更高的创新效率。
[Abstract]:In the alliance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novation subject and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s i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are the key issues to carry out joint innovation. Using the data of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echnology transaction.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trategic alliance and the joint entity of research and industry are introduced, and the influence of enterprise size, government investment and location on the innovation efficiency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tochastic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nterprise is the main body of innovation, and the form of strategic alliance of indust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has higher innovation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常州大学商学院;常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分类号】:F124.3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在目前国内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产学研活动尚处于从“技术交易”层面的合作关系发展至“战略联盟”的共生关系的转化过程中。传统的产学研观念仍认为,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以及应用研究应由高校与研究机构完成,而非企业。相当一部分企业也认为产学研就是企业将高校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蔚,万君康;湖北省科技创新效率的分析及启示[J];科技与经济;2004年05期

2 李婧;谭清美;白俊红;岳良运;;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08期

3 王犁;张焕明;;区域科技自主创新效率及其收敛性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刘思明;赵彦云;侯鹏;;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效率——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5 樊华;周德群;;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1期

6 赵峥;姜欣;;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及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03期

7 江成山;孟卫东;熊维勤;;协同创新效率的国际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石峰;;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性及收敛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李林;傅庆;;产学研主体创新效率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5期

10 赵峥;姜欣;;中国省际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卢博科;唐清泉;;基于松弛投入产出的中国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李志学;王小凡;王毓军;;东、西部科技创新效率比较及互动机制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邵云飞;欧阳青燕;唐小我;;西部中心城市自主创新效率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罗晖;中国创新效率排名第一[N];科技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俊红;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王孝炯;基于效率优化的国家创新能力测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智慧;河南省科技创新系统效率及提升路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吴朝影;科技创新效率的省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汪丽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陈炳华;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江苏省R&D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岳涛;东北地区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葛磊;绿色增长视角下“三大战略”区域创新效率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7 邓闩闩;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张顺;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9 李巍;产业集群跨地区创新网络及创新效率[D];广西大学;2016年

10 刘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36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36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7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