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差异与对接
本文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欧亚经济联盟 俄罗斯 中亚 差异与对接 出处:《国际经济评论》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丝路带"与"欧亚盟"在战略定位、合作模式、开放程度、政治内涵等方面存在深层次差异。"欧亚盟"力求实现特定区域的一体化,"丝路带"则着眼于更广范围的跨区域经济合作,二者得以错位发展,避免冲突。"欧亚盟"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丝路带"则灵活多元,二者形成互补。"丝路带"更为开放,能兼容和提升"欧亚盟"。"欧亚盟"有鲜明的地缘政治色彩,"丝路带"则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二者能够相互协调。准确和充分把握二者的深层次差异,才能深化共识,为二者的对接寻求更广阔的空间、更切实可行的路径。
[Abstract]:There are deep differences between "Silk Belt" and "Eurasian Union" in strategic orientation, mode of cooperation, degree of openness, political connotation and so on. "Eurasian Union" strive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specific regions. "Silk Road Belt" focuses on a wider range of cross-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 two can stagger development, avoid conflict. "Eurasian Union" follows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model, "Silk Belt" flexible and pluralistic. "Silk Road Belt" is more open, can be compatible with and promote "Eurasian Union", "Eurasian Union" has a distinct geopolitical color, "Silk Road Belt" is to explore a new model of global governance. Only by accurately and fully grasping the deep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an they deepen the consensus and seek a broader space and a more feasible path for their docking.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科研启动基金“俄罗斯东北亚研究”(教外司留[2014]1685号)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团队项目“俄罗斯政党变革与政党政治发展态势及其趋向研究”(项目编号:IFYT17050);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资金资助“中国周边地缘政治格局与‘一带一路’国别政策研究”
【分类号】:F114.4
【正文快照】: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所着力的“五通”之首,对接各方发展战略始终是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环节。[1]自2015年5月中俄两国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以下简称“丝路带”、“欧亚盟”或“一带一盟”)对接的联合声明以来,学界就二者的性质、内涵、异同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玉军;;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路径[J];欧亚经济;2016年05期
2 K.Л.瑟拉耶什金;徐向梅;;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J];欧亚经济;2016年05期
3 张宇燕;;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09期
4 王宪举;;俄对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接的态度及中国应采取的策略[J];西伯利亚研究;2016年04期
5 刘清才;支继超;;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基本架构和实施路径[J];东北亚论坛;2016年04期
6 李自国;;欧亚经济联盟:绩效、问题、前景[J];欧亚经济;2016年02期
7 А.Γ.拉林;В.А.马特维耶夫;高晓慧;;俄罗斯如何看待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J];欧亚经济;2016年02期
8 王跃生;;“一带一路”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中国理念[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01期
9 李锡奎;严功军;;俄罗斯媒体视角下“一带一盟”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6年01期
10 杨默如;李平;;“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加强国际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 实现共赢发展[N];人民日报;2017年
2 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展妍男;;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差异与对接[J];国际经济评论;2017年04期
2 高春晓;;“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经济理念创新发展[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年07期
3 李权;;贸易便利化与金砖国家贸易模式的优化[J];东南学术;2017年04期
4 李杨;贾瑞哲;;以“一带一盟”对接促中俄经贸有效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7年04期
5 闫海潮;杨丽;;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6 旦志红;何伦志;;贸易畅通视角下的“一带一盟”对接[J];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06期
7 徐刚;;“一带一路”推进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国际研究参考;2017年05期
8 殷雪姣;;欧亚经济联盟(EEU)对中亚国家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7年03期
9 韩瑞波;叶娟丽;;国内全球治理的研究现状解读——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7年03期
10 刘世强;;十八大以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布局与能力建设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昊;李征;;东北亚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应否从边缘区提升为重点合作区?[J];东北亚论坛;2016年02期
2 王志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背景、空间延伸与战略内涵[J];东北亚论坛;2015年05期
3 刘清才;刘涛;;西方制裁背景下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战略与中俄区域合作[J];东北亚论坛;2015年03期
4 甘均先;;中美印围绕新丝绸之路的竞争与合作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5年01期
5 王海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促进地区各国共同发展[J];俄罗斯学刊;2014年01期
6 霍建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向西开放战略选择[J];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01期
7 曹海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的风险考量与规避策略[J];实事求是;2014年01期
8 刘志中;;“新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4年01期
9 李新;席艳乐;;国际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10 邓力平;席艳乐;;官方发展援助:国际公共产品与传统发展援助[J];东南学术;201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鞠明鑫;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D];外交学院;2016年
3 马燕宁;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现状、问题与前景[D];外交学院;2016年
4 裴嘉鑫;解析俄罗斯主导下的欧亚经济联盟[D];吉林大学;2016年
5 刘琦平;欧亚经济联盟对新疆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
6 冀晓刚;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哈经贸合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7 阿依凯丽穆;欧亚经济联盟背景下哈中贸易商品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
8 夏平;《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9 王翠莲;《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10 王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统一欧亚经济共同体形成的前景》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452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452248.html